《四十二章经》和《牟子理惑论》

  《四十二章经》是现存最早的汉文佛经。相传为天竺高僧摄摩腾、竺法兰抵达洛阳后译出。但近代有学者认为,《四十二章经》并非真正译本,而是汉人自己的撰述。如梁启超先生说,这部经不是依据梵文原本比照翻译,而是人们在多种佛经中选择精要,仿照《孝经》、《老子》等书编撰而成。汤用彤先生则提出不同看法,认为《四十二章经》既不是一部独立的经典,但也不是汉人的撰述,它是从小乘佛教经典中辑录佛教基本教义的“外国经抄”。因它由42段短小经文组成,故名。又因其内容与汉代流行的道术颇有相通之处,故深受当时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四十二章经》主要阐述了人生无常、爱欲之弊的佛教原理,劝告世人放弃爱欲,积极修道,以求解脱。如说:“惟人自生至老,自老至病,自病至死,其苦无量。”又说:“爱欲之于人,犹执炬火逆风而行,愚者不释炬,必有烧手之患”;“人为道去情欲,当如草见火,火来己却。道人见爱欲,必当远之。”认为通过出家修道,可以获取阿罗汉果:“佛言:辞亲出家为道,名曰沙门;常行二百五十戒,为四真道行;进志清净,成阿罗汉。阿罗汉者,能飞行变化,住寿命,动天地。”

  该经字数不多,但叙述生动活泼,常以各种比喻说明佛教教理。如经中说,人之贪色爱财,好比小孩舌舔刀刃上的蜜,其后果可想而知。又比如说,恶人陷害好人,好比仰天吐唾沫,天不会被他的唾沫所污秽,而唾沫掉下来正好弄脏他自己。

  《四十二章经》的上述内容和风格,使它成为一部适应佛教初学者所需的入门书,对佛教在中国的初步流传起过重要作用。

  就汉地佛教最早的论著而言,则当数《牟子理惑论》。

  《牟子理惑论》一书,通称《牟子》,又称《理惑论》。相传为东汉末年牟子所著,最早见录于刘宋陆澄的《法论·缘序》中,并注曰“一云苍梧太守牟子博传”。但在《隋书·经籍志》中则注称“汉太尉牟融撰”。后来的新旧《唐书》因袭此说,致使人们误将撰著《理惑论》的牟子与汉章帝时的太尉牟融混为一谈,由此而引起对该书真伪问题的长期争论。

  目前,有关《牟子理惑论》的作者姓名及其生平事迹等,还不很清楚。但从该书的《序传》考察,该书作者原是儒生,博览经传。他也曾熟读神仙家之书,但认为那些书大多虚妄不可信,故常以《五经》等予以驳难。因见天下大乱,无意仕进,乃避乱交趾(今越南北部)。后又回到故乡苍梧(今广西梧州)。他因信奉佛教,故受“世俗之徒”的非议,以为“背《五经》而向异道”,于是作《理惑论》以自辩。

  《牟子理惑论》共39章,首章为“序传”,末章为“跋”,正文共37章。据称这是因见到“佛经之要有三十七品,老氏《道经》亦三十七篇”,故作37条问答。全书以自设宾主的问答方式展开,问者对佛教提出种种质疑,答者则引经据典,一一予以解释,阐发佛教基本教义。内容包括释迦牟尼出家、成道、传法等事迹;佛经的卷数以及戒律的规定;佛教关于生死问题的主要观点;佛教在中国初传的情况等。作者在书中大量引用儒、道和诸子百家之言,以图说明佛教与中国传统学说并非矛盾,表现出明显的儒、释、道三家一致的思想倾向。其中对佛教的理解,大体是从传统思想文化的角度展开的,故作者声明要“引圣贤之言证解之”。

  如书中说:“天道法四时,人道法五常”。所谓“五常”,即儒家的仁、义、礼、智、信。并认为通过对佛法的修习,“居家可以事亲,宰国可以治民,独立可以治身。”这是以儒家思想来解释佛教教义。书中还以“无为”、“道”等道家概念解释佛教“涅槃”。又说:“佛乃道德之元祖,神明之宗绪。佛之言觉也,恍惚变化;分身散体,或存或亡;能小能大,能圆能方;能老能少,能隐能彰;蹈火不烧,履刃不伤;在污不染,在祸无殃;欲行则飞,坐则扬光。故号为佛也。”这是以黄老道术来比喻佛的功德,与时人所见略同。

  魏晋时期,玄学盛行,学者多以玄学解释佛学,而《牟子理惑论》中既有精灵不灭、祸福报应等思想,又善以老庄“无为”学说阐述佛理,其意义也可以想见。因此,对于中国佛教的形成和发展,《牟子理惑论》与《四十二章经》一样,都曾起过重要作用。该书也是今日学者研究中国早期佛教形态的必读著作。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