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古歌的发现和开掘
作者:黄玉顺
自古以来,人皆以为《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殊不知,《易经》里隐藏着一部更古老的诗集。我们知道,成书于战国的《易传》是对《易经》的诠释;却不知道,成书于周初的《易经》本身又是对一种更古老文献的诠释,这文献乃是殷周歌谣,其诠释才是占辞。正如《易传》是对《易经》的哲学化解说,《易经》占辞又是对殷周古歌的神学化解说。
《易经》里有古歌,这并不完全是新发现。前人研究《易经》,已对其中古代歌谣有所察觉。如明夷初九:“明夷于飞。垂其翼。君子于行。三日不食。有攸往。主人有言。”李镜池《周易通义》:“爻辞前四句是一首民歌。”可惜这类发现只是偶尔、零星的,人们还压根儿没有察觉:《易经》里每一卦都在征引古歌,以至于我们可以说,《易经》隐含了一部比《诗经》时代还早的诗歌总集,它的发现和开掘,将使我们不得不改写中国诗歌史的第一章!
开启《易经》古歌宝库之门的钥匙,我以为是严格区分《易经》里的引语和占辞。从文献成份上分析,《易经》文字来源有二:一是引语,是作《易》者所引用的既有材料,基本上是韵文,多为远古歌谣;二是占辞,是作《易》者所创作的文字,如“亨”、“利”、“吉”、“凶”、“悔”、“吝”、“有孚”、“无咎”之类,表示吉凶祸福判断,并不用韵,更非古歌。
《易经》的编著,基本上是这样一种体例:先引古歌,类似“比兴”;再作占辞,加以判断。如噬嗑九四:“‘噬乾胏,得金矢。’利艰贞,吉。”贲六五:“‘贲于丘园,束帛戋戋。’吝,终吉。”无妄六二:“‘不耕获,不菑畬。’则利有攸往。”当然,也有变体:或先占后引,如咸九四:“贞吉,悔亡。‘憧憧往来,朋从尔思。’”或引占错杂,如未济上九:“有孚。‘于饮酒。’无咎。‘濡其首。’有孚失是。”或有引无占,如贲六四:“贲如皤如,白马翰如,匪寇,婚媾。”或有占无引,如大有上九:“自天祐之,吉,无不利。”总之,《易经》编撰体例为古歌与占辞相参互。
这种体例一直流传下来,后世抽签问命的签文也是这种格局。如《红楼梦》第101回王熙凤到散花寺抽签,签子上是:“第三十三签(相当于《易经》的爻题):上上大吉。”而签簿(《易经》在周代就相当于这种签簿)上写道:“王熙凤衣锦还乡。‘去国离乡二十年,于今衣锦返家园。蜂采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行人至,音信迟;讼宜和,婚再议。’”这种格式跟《易经》里的完全一致,反证了《易经》确实采取的古歌与占辞相参互的编著体例。
《易经》古歌为什么长期湮没无闻呢?我以为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标点符号
古人标点有阙失,以至将引语和占辞混淆。这个缺憾至今仍未消除,且以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单行本、黄侃句读《周易正义》为例,乾卦标点如下:“初九。潜龙勿用。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九四。或跃在渊。无咎。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上九。亢龙有悔。”据笔者研究,应标点如下:
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
只有三句古歌:“见龙在田,或跃在渊,飞龙在天。”其余都是占辞,在《易经》里反复出现:“勿用”出现10次,“利见大人”8次,“无咎”76次,“有悔”4次。
二、古音流变
由于历史音变,后人难以感知古韵的和谐,容易误认其为散文。如震卦辞:“震来虩虩(xì),笑言哑哑(yǎ),震惊百里,不丧匕鬯(chàng)。”今天读来一点儿不和谐,但当初是谐韵的:“虩”、“哑”二字同属古韵铎部,又与阳部“鬯”字具有“阳入对转”关系,这就说明这三个字曾经同韵。“鬯”这个韵字,就连古音学奠基人顾炎武也在《易音》里给漏掉了,足见发现《易经》古韵之不易。再如无妄六三:“无妄之灾,或系之牛(niú),行人之得,邑人之灾(zāi)。”“牛”、“灾”上古同属之部。又如井九三:“‘井渫不食(shí),为我心恻(cè)。’可用汲。‘王明,并受其福(fú)。’”“食”、“恻”、“福”上古同属职部。
这些例子表明,缺乏古音知识,很难发现《易经》古歌。但古音学较之易学已是很晚近的事了,它发轫于南宋,成立于明代,奠定于明清之际,成熟于乾嘉时期。即使此后,易学家也往往不大懂古音学;或者懂,也没有意识到有引语和占辞的文献差别。如最早用古音学方法系统研究《易经》用韵问题的顾炎武,其《易音》不仅混同了古歌和占辞,而且连《易传》的用韵也跟《易经》的混为一谈。他不明白,《易经》并非韵文,《易传》才是韵文;《易传》虽是韵文,却非诗歌;《易经》虽非韵文,却又引用了大量诗歌。
三、《易传》影响
《易传》是现存最早对《易经》的系统解说,影响极大,而其旨趣又是政治、哲学的,而非文学、诗学的。《易传》已将引语和占辞视为一体,不加区分。如《象传》释渐九三:“‘夫征不复’,离群丑也;‘妇孕不育’,失其道也;‘利用御寇’,顺相保也。”这就将古歌“鸿渐于陆,夫征不复,妇孕不育”与占辞“利御寇”等量齐观了。再如《文言》释乾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这就将引语“见龙在田”跟占辞“利见大人”混为一谈了。又如《系辞下》释鼎九四:“《易》曰‘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言不胜其任也。”这是将古歌“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跟占辞“凶”视为一律了。这种将古歌与占辞混而不分的做法,一直影响至今。
以上讨论表明,关键在于分辨《易经》里的引语和占辞。如何分辨?我以为应综合考察以下几点:
一、古歌有韵,占辞无韵
只要有古音学知识,古歌韵字不难判定。如坤卦就隐含一首古歌:“履霜,至坚冰。直方,含章。括囊,黄裳。龙战于野,其血玄黄。”(考释详后)除“冰”字属蒸部,其他韵字均属阳部,而上古阳、蒸二部是合韵的,《诗经》可证。“至坚冰”,经文原作“坚冰至”,但据《象传》“‘履霜’‘坚冰’,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可知应以“冰”字结句。“直方”,经文原作“直方大”,但据《象传》“六二之动,‘直’以‘方’也”,又据《文言》“直,其正也;方,其义也。君子敬以直内,方以义外”,均无“大”字,可知“大”为衍文。再如中孚六三:“得敌,或鼓或罢,或泣或歌。”上古“罢”、“歌”同属歌韵。又如困六三:“‘困于石,据于蒺藜,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上古“藜”、“妻”同属脂韵。是否合乎古韵,应为判定是否古歌的尺度之一。
二、古歌形象,占辞抽象
古歌一般是对人、物、事的描写、记叙,是形象化的;而占辞则是吉凶祸福判断,通常是抽象而笼统的。如大过九二:“‘枯杨生稊,老夫得其女妻。’无不利。”九五:“‘枯杨生华,老妇得其士夫。’无咎无誉。”睽六三:“‘见舆曳,其牛掣,其人天且劓。’无初有终。”这里的古歌是形象化的赋、比、兴,而占辞则普遍适用,属于全称判断。形象与否,应为判定是否古歌的尺度之一。
三、古歌独创,占辞习用
古歌是一种文学创造,其独创的艺术形象在《易经》里很少重复;而占辞作为卜筮术语是习用的,在《易经》里反复出现,少则几次,多至数十上百次。如“龙”的形象,仅出现于乾坤两卦,而且出现的情形很不相同,应属两首不同的古歌。再如咸卦:
初六:“咸其拇。”
六二:“咸其腓。”凶。居吉。
九三:“咸其股,执其随。”往吝。
九四:贞吉,悔亡。“憧憧往来,朋从尔思。”
九五:“咸其脢。”无悔。
上六:“咸其辅颊舌。”
引号中的古歌都是独特的艺术形象,仅见于此卦。引号外的占辞在《易经》里频繁出现:“凶”49次,“吉”95次,“吝”16次,“贞吉”35次,“悔亡”18次,“无悔”6次。
以上三条标准不是绝对的,但综合起来运用则有相当的可靠性。如困九二:“困于酒食。朱绂方来。利用享祀。征凶。无咎。”据第一条标准,考知上古职部“食”与之部“来”、“祀”可合韵,故这三句可能是一首古歌。但据第二条标准,后三句都是较抽象的吉凶判断,应属占辞;且据第三条标准,它们都是习见的术语,其中“利用某事”在《易经》里出现10次(“利某事”出现121次),“征凶”9次(“凶”49次),“无咎”76次。综合起来,古歌与占辞区分如:“‘困于酒食,朱绂方来。’利用享祀。征凶。无咎。”
当然,这一切必须建立在正确的语义训诂的基础之上。为此,应对初步确认的古歌加以令人信服的考释。兹举数例,以见一斑:
例一:坤
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
初六:“履霜,坚冰至。”
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六四:“括囊。”无咎无誉。
六五:“黄裳。”元吉。
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古歌
履霜,至坚冰。
直方,含章。
括囊,黄裳。
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考释:高亨《周易古经今注》:“本卦履霜,直方,含章,括囊,黄裳,龙战于野,其血玄黄,皆韵语。”“大”为衍文,“坚冰至”当为“至坚冰”或“坚冰”,详见上文。“履霜”,踏着秋霜。“至坚冰”,来到冰封之地。两句交代诗中行人的行踪,当是由南而北,南方还是深秋,到北国已经是千里冰封了。“直方”,形容北方黄土高原平直方正,这是古人“天圆地方”的观念。“含章”,充满冰雪的光明。《离骚》“芳菲菲其弥章”注:“章,明也。”两句描写行人的视野所及。“括囊”,结扎的行囊。《周易集解》引虞翻:“括,结也。”“黄裳”,黄色的衣裳。《诗·东方未明》“颠倒衣裳”毛传:“下曰裳”;疏:“裳亦称衣也”。两句描写行人的装束。“龙战于野”,龙蛇在原野上撕咬。“其血玄黄”,它们的鲜血流淌。《周易古经今注》:“玄借为泫”;“黄疑当读为潢”。《说文》:“泫,湝流也”;“潢,积水也”。这里形容“其血”。两句再写行人的所见。这是一首游子之诗,类似于《诗经》的“风”。
例二:同人
[同人]:“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贞。
初九:“同人于门。”无咎。
六二:“同人于宗。”吝。
九三:“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岁不兴。”
九四:“乘其墉,弗克攻。”吉。
九五:“同人先号咷,而后笑:大师克相遇。”
上九:“同人于郊。”无咎。
古歌
同人于野,同人于门,同人于宗。
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岁不兴。
乘其墉,弗克攻。
同人先号咷,而后笑:
大师克相遇,同人于郊。
考释:“同人于野”,会合众人于乡野。《说文》:“同,合会也。”此诗记叙抗击异族来犯,始于集结军队。“同人于门”,会合众人于城门。《吕览·仲夏》“门闾无闭”注:“门,城门。”“同人于宗”,会合众人于宗庙。《说文》:“宗,尊祖庙也。”以上记叙集结族人的三个阶段,如《白虎通·宗族》所谓“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伏戎于莽”,伏兵于丛林。《家语·弟子行》“材任治戎”注:“戎,军旅也。”《经典释文》引郑玄:“莽,丛木也。”“升其高陵”,登上高丘。《史记·高帝纪》“坚守乘城”索隐引韦昭:“乘,登也。”“三岁不兴”,坚守数年不退。《周易集解》引虞翻:“兴,起也。动不失位,故三岁不兴也。”以上记叙抗战第一阶段,拒敌国门之外。“乘其墉”,登上城墙。《易·解》“于高墉之上”释文:“墉,城也。”“弗克攻”,无人能攻上。《尔雅·释言》:“克,能也。”以上记叙抗战第二阶段,退守城池。“同人先号咷,而后笑”,将士们起初痛哭嚎咷,后来却破涕为笑。“大师克相遇”,众军终能匹敌来犯者。《管子·法法》“不与大虑始”注:“大,众也。”《国策·齐策》“以与王遇”注:“遇,敌也。”“同人于郊”,会师于城郊。以上记叙抗战第三阶段,反守为攻,反败为胜,故将士们笑逐颜开。这是一首抗战之歌,类似于“颂”。
例三:噬嗑
噬嗑:亨,利用狱。
初九:“屦校,灭趾。”无咎。
六二:“噬肤,灭鼻。”无咎。
六三:“噬腊肉,遇毒。”小吝,无咎。
九四:“噬乾胏,得金矢。”利艰贞,吉。
六五:“噬乾肉,得黄金。”贞厉,无咎。
上九:“何校,灭耳。”凶。
古歌
屦校,灭趾。
噬肤,灭鼻。
噬腊肉,遇毒。
噬乾胏,得金矢。
噬乾肉,得黄金。
何校,灭耳。
考释:“屦校”,脚穿枷木。《周易集解》引虞翻:“屦,贯”;又引干宝:“屦校,贯械也”。《一切经音义》引《通俗文》:“拘罪人曰桁械,谓穿木加足曰械。”主人公显然是囚徒,故卦辞称“利用狱”。“灭趾”,掩没双足。《小尔雅·广诂》:“灭,没也。”《经典释文》:“趾,足也。”“噬肤”,吃兽皮。《周易集解》:“噬,食也。”《仪礼·少牢馈食礼》“雍人伦肤”注:“肤,胁革肉。”“胁革”即腋下皮,既无肉可食,又不可制革。“灭鼻”,口鼻掩没于土盆中。“噬腊肉”,吃陈久的干肉,即下文“噬乾肉”。《礼记·郊特牲》“腊毒”释文:“腊,久也。”《周易正义》:“腊是坚刚之肉也。”“遇毒”,遇到肉中的箭毒。《周易集解》引虞翻:“毒谓矢毒也。”“噬乾胏”,啃吃干肉骨头。《经典释文》引马融:“肉有骨,谓之胏。”“得金矢”,咬到了黄铜箭镞。下文“黄金”也指铜镞。“何校”,肩扛木枷。“何”为“荷”(负荷)的本字,《说文》:“何,但(担)也。”“灭耳”,掩没耳朵。这是一首囚徒之歌,沉痛感人。
例四:蹇
蹇:利西南,不利东北。利见大人。贞吉。
初六:“往蹇,来誉。”
六二:“王臣蹇蹇,匪躬之故。”
九三:“往蹇,来反。”
六四:“往蹇,来连。”
九五:“大蹇,朋来。”
上六:“往蹇,来硕。”吉,利见大人。
古歌
往蹇,来誉。
王臣蹇蹇,匪躬之故。
往蹇,来反。
往蹇,来连。
大蹇,朋来。
往蹇,来硕。
考释:“往蹇”,去时艰难。《周易集解》引虞翻:“蹇,难也。”“来誉”,归来时则快乐。“誉”通“愉”。《吕览·孝行》“天下誉”注:“誉,乐也。”“王臣蹇蹇”,天子之臣倍感艰难。主人公显然是贵族,“往”指侍于朝廷,“来”指返于封邑。“匪躬之故”,并非自身的缘故。《礼记·乐记》“不能反躬”注:“躬犹己也。”这里似乎是在怨刺天子昏昧,臣子勉为其难。“来反”,返回。《经籍纂诂》:“返古作反。”“来连”,归来也难。《经典释文》引马融:“连亦难也。”“大蹇”,太难,难到极点。“朋来”,众人皆归。《书·益稷》“朋淫于家”传:“朋,群也。”这是形容天子众叛亲离。“来硕”,疑原文作“硕来”,意思与“朋来”同。《周易正义》:“硕,大也。”这是一首讽喻之诗,类似《诗经》的“变雅”。
例五:渐
渐:女归吉。利贞。
初六:“鸿渐于干。”小子厉,有言。无咎。
六二:“鸿渐于磐,饮食衎衎。”吉。
九三:“鸿渐于陆,夫征不复,妇孕不育。”凶。利御寇。
六四:“鸿渐于木,或得其桷。”无咎。
九五:“鸿渐于陵,妇三岁不孕,终莫之胜。”吉。
上九:“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吉。
古歌
鸿渐于干,鸿渐于磐,饮食衎衎。
鸿渐于陆,夫征不复,妇孕不育。
鸿渐于木,或得其桷。
鸿渐于陵,妇三岁不孕,终莫之胜。
鸿渐于阿,其羽可用为仪。
考释:“鸿渐于干”,大雁登上河岸。《周易集解》引虞翻:“鸿,大雁也。”《序卦传》:“渐者,进也。”《说文》:“进,登也。”《经典释文》:“水畔称干。”“鸿渐于磐”,大雁登上水中大石。《文选·海赋》注引《声类》:“磐,大石也。”“饮食衎衎”,安然饮食。《方言》十三:“衎,定也”;注:“衎然,安定貌也”。“鸿渐于陆”,大雁登上高地。《说文》:“陆,高平地。”“夫征不复”,丈夫出征一去不回。“妇孕不育”,妻子怀孕、生子而无力养活。《尔雅·释诂》:“育,养也。”“鸿渐于木”,大雁飞上树木。“或得其桷”,还有的飞上了屋椽。《尔雅·释宫》“桷谓之榱”注:“桷,屋椽。”“鸿渐于陵”,大雁登上山丘。《周易集解》引虞翻:“陵,丘。”“妇三岁不孕”,当指自第一胎生下的孩子夭折(“妇孕不育”)后,由于丈夫多年未归,故未受第二胎。“终莫之胜”,终于不能承受这种孤苦。“莫之胜”,莫胜之。《管子·入国》“子有幼弱不胜养为累者”注:“胜,堪也。”“鸿渐于陆”,此处当作“鸿渐于阿”,大雁登上大丘。李镜池《周易通义》:“阿:当讹为‘陆’。因‘陆’不但与九三爻犯复,且不协韵。故江永、王引之、俞樾均说是‘阿’之讹。”《说文》:“大陵曰阿。”“其羽可用为仪”,它们的羽毛可以用来打扮。《诗·烝民》“令仪令色”孔疏:“仪,容仪;色,颜色。”这是一首征夫怨妇之诗,类似《诗经》的“风”,而且善用“比兴”。
以上各例表明,《易经》古歌基本上是每卦一首。但也偶有一卦数首、或者数卦一首的。
一卦数首,如归妹:“归妹以娣”、“归妹以须,反归以娣”、“归妹愆期,迟归有时”等为一首;“跛能履,眇能视”为一首,另见于履六三“眇能视,跛能履”;最后“女承筐,无食;士刲羊,无血”自为一首。
数卦一首,如屯卦“屯如邅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与贲卦“贲如皤如,白马翰如,匪寇,婚媾”很可能出自同一首古歌。
判定若干条引语出自同一首古歌,可以依据以下几点:
一、文字相关 如需卦各爻引语为同一首古歌,在文字上就十分明显:“需于郊”,“需于沙”;“需于泥,致寇至”;“需于血,出自穴”;“需于酒食”,“入于穴”。我们甚至无需考察它们在语音和语义上的联系,也可判定其为同一首古歌。再如丰卦:“丰其蔀,日中见斗”;“丰其沛,日中见沫”;“丰其蔀,日中见斗,遇其夷主”;“丰其屋,蔀其家,闚其户,阒其无人,三岁不觌”。同类例子还有乾、屯、蒙、师、比、履、否、同人、谦、豫、蛊、临、观、噬嗑、贲、剥、复、无妄、颐、大过、坎、咸、遯、大壮、晋、明夷、家人、睽、蹇、损、益、姤、萃、升、困、井、革、鼎、震、艮、渐、归妹、旅、巽、兑、涣、节、小过、未济诸卦。这并不奇怪,排比、反复是民歌的一大特色。
二、音韵相关 如大畜卦:“舆脱輹”,“良马逐”;“曰闲舆卫”,“童牛之牿”;“豮豕之牙”,“何天之衢”。“輹”、“逐”、“牿”押古韵觉部,“牙”、“衢”则押鱼部。再如离卦:“日昃之离,不鼓缶而歌,则大耋之嗟”;“出涕沱若,戚嗟若”。“离”、“歌”、“嗟”、“沱”押古韵歌部。
三、意旨相关 如离九四:“突如,其来如,焚如,死如,弃如”;六五:“出涕沱若,戚嗟若”。两条文字、音韵均不相干,但其内容一致:前者记叙一场灾难,后者描写灾后悲苦之状。因此,两者可能是同一首古歌。
如果几条引语能同时满足以上条件中的两个,它们是同一首古歌的可能性就很大;如果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它们是同一首古歌便确切无疑了。例如颐卦:
初九:“舍尔灵龟,观我朵颐。”凶。
六二:“颠颐,拂经于丘。”颐征凶。
六三:“拂颐。”贞凶,十年勿用,无攸利。
六四:“颠颐。”吉。“虎视眈眈,其欲逐逐。”无咎。
六五:“拂经。”居贞吉。不可涉大川。
上九:“由颐。”厉吉,利涉大川。
各条引语文字相关,尤其表现在“颐”字上;音韵相关,“龟”、“颐”、“丘”押古韵之部,且可与觉部“逐”合韵;语意相关,其主旨是“给养”问题(《序卦》:“颐者,养也。”)。因此,它们必出自同一首古歌。
最后谈一下卦名、爻题跟古歌的关系。
《易经》卦名虽然为作《易》者所定,但都取自古歌。大致说来,包括以下两类:
一、取自古歌之辞
(1)取自首句 如“屯”取自“屯如邅如”,“蒙”取自“发蒙”,“需”取自“需于郊”,等等。这是《易经》各卦命名的基本方式。这些卦名很可能原本是卦中古歌的标题,犹如《诗经》往往摘取首句言辞为题,如《关雎》首句“关关雎鸠”,《卷耳》首句“采采卷耳”,《丰》首句“子之丰兮”。
(2)取自中句 这种标题方式《诗经》也有,如《汉广》取自“汉之广矣”,并非首句;《驺虞》取自“于嗟乎驺虞”,也非首句;《桑中》取自“期我乎桑中”,仍非首句。《易经》亦然,如“随”取自“随有获”,“无妄”取自“无妄之灾”,“离”取自“日昃之离”,等等。这些卦名可能也都是古歌题。
二、取自古歌之义
个别卦名虽非摘自古歌字词,但其意旨还是得自古歌的。如“乾”,意为“健”(《说卦》:“乾,健也”;汉帛书《易》“乾”即作“健”),而“健”正是作《易》者所理解的“龙”的精神:由“潜”而“见”(xiàn),而“跃”,而“飞”。作《易》者、传《易》者旨在以龙喻人,故《易经》讲:“君子终日乾乾”,志在进取;《象传》也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显然,这最终得自乾卦里的“龙之歌”。因此,我们不妨直接以卦名为古歌标题。
至于爻题,也和卦名一样,是作《易》者所为,但与古歌无关,而是据爻性(阳爻称为“九”,阴爻称为“六”)和爻位(初、二、三、四、五、上)确定的。
人们已经研究过形形色色的《易》:有神学的,有哲学的;有象数之学的,有义理之学的;有经学的,有史学的。唯独没有人发现过诗学的《易》。本文旨在抛砖引玉,以求“易诗”这块文学瑰宝得以重放异彩。
原载《文学遗产》1993年第5期、
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4年第1期。
参见专著:《易经古歌考释》
自古以来,人皆以为《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殊不知,《易经》里隐藏着一部更古老的诗集。我们知道,成书于战国的《易传》是对《易经》的诠释;却不知道,成书于周初的《易经》本身又是对一种更古老文献的诠释,这文献乃是殷周歌谣,其诠释才是占辞。正如《易传》是对《易经》的哲学化解说,《易经》占辞又是对殷周古歌的神学化解说。
《易经》里有古歌,这并不完全是新发现。前人研究《易经》,已对其中古代歌谣有所察觉。如明夷初九:“明夷于飞。垂其翼。君子于行。三日不食。有攸往。主人有言。”李镜池《周易通义》:“爻辞前四句是一首民歌。”可惜这类发现只是偶尔、零星的,人们还压根儿没有察觉:《易经》里每一卦都在征引古歌,以至于我们可以说,《易经》隐含了一部比《诗经》时代还早的诗歌总集,它的发现和开掘,将使我们不得不改写中国诗歌史的第一章!
开启《易经》古歌宝库之门的钥匙,我以为是严格区分《易经》里的引语和占辞。从文献成份上分析,《易经》文字来源有二:一是引语,是作《易》者所引用的既有材料,基本上是韵文,多为远古歌谣;二是占辞,是作《易》者所创作的文字,如“亨”、“利”、“吉”、“凶”、“悔”、“吝”、“有孚”、“无咎”之类,表示吉凶祸福判断,并不用韵,更非古歌。
《易经》的编著,基本上是这样一种体例:先引古歌,类似“比兴”;再作占辞,加以判断。如噬嗑九四:“‘噬乾胏,得金矢。’利艰贞,吉。”贲六五:“‘贲于丘园,束帛戋戋。’吝,终吉。”无妄六二:“‘不耕获,不菑畬。’则利有攸往。”当然,也有变体:或先占后引,如咸九四:“贞吉,悔亡。‘憧憧往来,朋从尔思。’”或引占错杂,如未济上九:“有孚。‘于饮酒。’无咎。‘濡其首。’有孚失是。”或有引无占,如贲六四:“贲如皤如,白马翰如,匪寇,婚媾。”或有占无引,如大有上九:“自天祐之,吉,无不利。”总之,《易经》编撰体例为古歌与占辞相参互。
这种体例一直流传下来,后世抽签问命的签文也是这种格局。如《红楼梦》第101回王熙凤到散花寺抽签,签子上是:“第三十三签(相当于《易经》的爻题):上上大吉。”而签簿(《易经》在周代就相当于这种签簿)上写道:“王熙凤衣锦还乡。‘去国离乡二十年,于今衣锦返家园。蜂采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行人至,音信迟;讼宜和,婚再议。’”这种格式跟《易经》里的完全一致,反证了《易经》确实采取的古歌与占辞相参互的编著体例。
《易经》古歌为什么长期湮没无闻呢?我以为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标点符号
古人标点有阙失,以至将引语和占辞混淆。这个缺憾至今仍未消除,且以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单行本、黄侃句读《周易正义》为例,乾卦标点如下:“初九。潜龙勿用。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九四。或跃在渊。无咎。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上九。亢龙有悔。”据笔者研究,应标点如下:
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
只有三句古歌:“见龙在田,或跃在渊,飞龙在天。”其余都是占辞,在《易经》里反复出现:“勿用”出现10次,“利见大人”8次,“无咎”76次,“有悔”4次。
二、古音流变
由于历史音变,后人难以感知古韵的和谐,容易误认其为散文。如震卦辞:“震来虩虩(xì),笑言哑哑(yǎ),震惊百里,不丧匕鬯(chàng)。”今天读来一点儿不和谐,但当初是谐韵的:“虩”、“哑”二字同属古韵铎部,又与阳部“鬯”字具有“阳入对转”关系,这就说明这三个字曾经同韵。“鬯”这个韵字,就连古音学奠基人顾炎武也在《易音》里给漏掉了,足见发现《易经》古韵之不易。再如无妄六三:“无妄之灾,或系之牛(niú),行人之得,邑人之灾(zāi)。”“牛”、“灾”上古同属之部。又如井九三:“‘井渫不食(shí),为我心恻(cè)。’可用汲。‘王明,并受其福(fú)。’”“食”、“恻”、“福”上古同属职部。
这些例子表明,缺乏古音知识,很难发现《易经》古歌。但古音学较之易学已是很晚近的事了,它发轫于南宋,成立于明代,奠定于明清之际,成熟于乾嘉时期。即使此后,易学家也往往不大懂古音学;或者懂,也没有意识到有引语和占辞的文献差别。如最早用古音学方法系统研究《易经》用韵问题的顾炎武,其《易音》不仅混同了古歌和占辞,而且连《易传》的用韵也跟《易经》的混为一谈。他不明白,《易经》并非韵文,《易传》才是韵文;《易传》虽是韵文,却非诗歌;《易经》虽非韵文,却又引用了大量诗歌。
三、《易传》影响
《易传》是现存最早对《易经》的系统解说,影响极大,而其旨趣又是政治、哲学的,而非文学、诗学的。《易传》已将引语和占辞视为一体,不加区分。如《象传》释渐九三:“‘夫征不复’,离群丑也;‘妇孕不育’,失其道也;‘利用御寇’,顺相保也。”这就将古歌“鸿渐于陆,夫征不复,妇孕不育”与占辞“利御寇”等量齐观了。再如《文言》释乾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这就将引语“见龙在田”跟占辞“利见大人”混为一谈了。又如《系辞下》释鼎九四:“《易》曰‘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言不胜其任也。”这是将古歌“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跟占辞“凶”视为一律了。这种将古歌与占辞混而不分的做法,一直影响至今。
以上讨论表明,关键在于分辨《易经》里的引语和占辞。如何分辨?我以为应综合考察以下几点:
一、古歌有韵,占辞无韵
只要有古音学知识,古歌韵字不难判定。如坤卦就隐含一首古歌:“履霜,至坚冰。直方,含章。括囊,黄裳。龙战于野,其血玄黄。”(考释详后)除“冰”字属蒸部,其他韵字均属阳部,而上古阳、蒸二部是合韵的,《诗经》可证。“至坚冰”,经文原作“坚冰至”,但据《象传》“‘履霜’‘坚冰’,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可知应以“冰”字结句。“直方”,经文原作“直方大”,但据《象传》“六二之动,‘直’以‘方’也”,又据《文言》“直,其正也;方,其义也。君子敬以直内,方以义外”,均无“大”字,可知“大”为衍文。再如中孚六三:“得敌,或鼓或罢,或泣或歌。”上古“罢”、“歌”同属歌韵。又如困六三:“‘困于石,据于蒺藜,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上古“藜”、“妻”同属脂韵。是否合乎古韵,应为判定是否古歌的尺度之一。
二、古歌形象,占辞抽象
古歌一般是对人、物、事的描写、记叙,是形象化的;而占辞则是吉凶祸福判断,通常是抽象而笼统的。如大过九二:“‘枯杨生稊,老夫得其女妻。’无不利。”九五:“‘枯杨生华,老妇得其士夫。’无咎无誉。”睽六三:“‘见舆曳,其牛掣,其人天且劓。’无初有终。”这里的古歌是形象化的赋、比、兴,而占辞则普遍适用,属于全称判断。形象与否,应为判定是否古歌的尺度之一。
三、古歌独创,占辞习用
古歌是一种文学创造,其独创的艺术形象在《易经》里很少重复;而占辞作为卜筮术语是习用的,在《易经》里反复出现,少则几次,多至数十上百次。如“龙”的形象,仅出现于乾坤两卦,而且出现的情形很不相同,应属两首不同的古歌。再如咸卦:
初六:“咸其拇。”
六二:“咸其腓。”凶。居吉。
九三:“咸其股,执其随。”往吝。
九四:贞吉,悔亡。“憧憧往来,朋从尔思。”
九五:“咸其脢。”无悔。
上六:“咸其辅颊舌。”
引号中的古歌都是独特的艺术形象,仅见于此卦。引号外的占辞在《易经》里频繁出现:“凶”49次,“吉”95次,“吝”16次,“贞吉”35次,“悔亡”18次,“无悔”6次。
以上三条标准不是绝对的,但综合起来运用则有相当的可靠性。如困九二:“困于酒食。朱绂方来。利用享祀。征凶。无咎。”据第一条标准,考知上古职部“食”与之部“来”、“祀”可合韵,故这三句可能是一首古歌。但据第二条标准,后三句都是较抽象的吉凶判断,应属占辞;且据第三条标准,它们都是习见的术语,其中“利用某事”在《易经》里出现10次(“利某事”出现121次),“征凶”9次(“凶”49次),“无咎”76次。综合起来,古歌与占辞区分如:“‘困于酒食,朱绂方来。’利用享祀。征凶。无咎。”
当然,这一切必须建立在正确的语义训诂的基础之上。为此,应对初步确认的古歌加以令人信服的考释。兹举数例,以见一斑:
例一:坤
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
初六:“履霜,坚冰至。”
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六四:“括囊。”无咎无誉。
六五:“黄裳。”元吉。
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古歌
履霜,至坚冰。
直方,含章。
括囊,黄裳。
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考释:高亨《周易古经今注》:“本卦履霜,直方,含章,括囊,黄裳,龙战于野,其血玄黄,皆韵语。”“大”为衍文,“坚冰至”当为“至坚冰”或“坚冰”,详见上文。“履霜”,踏着秋霜。“至坚冰”,来到冰封之地。两句交代诗中行人的行踪,当是由南而北,南方还是深秋,到北国已经是千里冰封了。“直方”,形容北方黄土高原平直方正,这是古人“天圆地方”的观念。“含章”,充满冰雪的光明。《离骚》“芳菲菲其弥章”注:“章,明也。”两句描写行人的视野所及。“括囊”,结扎的行囊。《周易集解》引虞翻:“括,结也。”“黄裳”,黄色的衣裳。《诗·东方未明》“颠倒衣裳”毛传:“下曰裳”;疏:“裳亦称衣也”。两句描写行人的装束。“龙战于野”,龙蛇在原野上撕咬。“其血玄黄”,它们的鲜血流淌。《周易古经今注》:“玄借为泫”;“黄疑当读为潢”。《说文》:“泫,湝流也”;“潢,积水也”。这里形容“其血”。两句再写行人的所见。这是一首游子之诗,类似于《诗经》的“风”。
例二:同人
[同人]:“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贞。
初九:“同人于门。”无咎。
六二:“同人于宗。”吝。
九三:“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岁不兴。”
九四:“乘其墉,弗克攻。”吉。
九五:“同人先号咷,而后笑:大师克相遇。”
上九:“同人于郊。”无咎。
古歌
同人于野,同人于门,同人于宗。
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岁不兴。
乘其墉,弗克攻。
同人先号咷,而后笑:
大师克相遇,同人于郊。
考释:“同人于野”,会合众人于乡野。《说文》:“同,合会也。”此诗记叙抗击异族来犯,始于集结军队。“同人于门”,会合众人于城门。《吕览·仲夏》“门闾无闭”注:“门,城门。”“同人于宗”,会合众人于宗庙。《说文》:“宗,尊祖庙也。”以上记叙集结族人的三个阶段,如《白虎通·宗族》所谓“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伏戎于莽”,伏兵于丛林。《家语·弟子行》“材任治戎”注:“戎,军旅也。”《经典释文》引郑玄:“莽,丛木也。”“升其高陵”,登上高丘。《史记·高帝纪》“坚守乘城”索隐引韦昭:“乘,登也。”“三岁不兴”,坚守数年不退。《周易集解》引虞翻:“兴,起也。动不失位,故三岁不兴也。”以上记叙抗战第一阶段,拒敌国门之外。“乘其墉”,登上城墙。《易·解》“于高墉之上”释文:“墉,城也。”“弗克攻”,无人能攻上。《尔雅·释言》:“克,能也。”以上记叙抗战第二阶段,退守城池。“同人先号咷,而后笑”,将士们起初痛哭嚎咷,后来却破涕为笑。“大师克相遇”,众军终能匹敌来犯者。《管子·法法》“不与大虑始”注:“大,众也。”《国策·齐策》“以与王遇”注:“遇,敌也。”“同人于郊”,会师于城郊。以上记叙抗战第三阶段,反守为攻,反败为胜,故将士们笑逐颜开。这是一首抗战之歌,类似于“颂”。
例三:噬嗑
噬嗑:亨,利用狱。
初九:“屦校,灭趾。”无咎。
六二:“噬肤,灭鼻。”无咎。
六三:“噬腊肉,遇毒。”小吝,无咎。
九四:“噬乾胏,得金矢。”利艰贞,吉。
六五:“噬乾肉,得黄金。”贞厉,无咎。
上九:“何校,灭耳。”凶。
古歌
屦校,灭趾。
噬肤,灭鼻。
噬腊肉,遇毒。
噬乾胏,得金矢。
噬乾肉,得黄金。
何校,灭耳。
考释:“屦校”,脚穿枷木。《周易集解》引虞翻:“屦,贯”;又引干宝:“屦校,贯械也”。《一切经音义》引《通俗文》:“拘罪人曰桁械,谓穿木加足曰械。”主人公显然是囚徒,故卦辞称“利用狱”。“灭趾”,掩没双足。《小尔雅·广诂》:“灭,没也。”《经典释文》:“趾,足也。”“噬肤”,吃兽皮。《周易集解》:“噬,食也。”《仪礼·少牢馈食礼》“雍人伦肤”注:“肤,胁革肉。”“胁革”即腋下皮,既无肉可食,又不可制革。“灭鼻”,口鼻掩没于土盆中。“噬腊肉”,吃陈久的干肉,即下文“噬乾肉”。《礼记·郊特牲》“腊毒”释文:“腊,久也。”《周易正义》:“腊是坚刚之肉也。”“遇毒”,遇到肉中的箭毒。《周易集解》引虞翻:“毒谓矢毒也。”“噬乾胏”,啃吃干肉骨头。《经典释文》引马融:“肉有骨,谓之胏。”“得金矢”,咬到了黄铜箭镞。下文“黄金”也指铜镞。“何校”,肩扛木枷。“何”为“荷”(负荷)的本字,《说文》:“何,但(担)也。”“灭耳”,掩没耳朵。这是一首囚徒之歌,沉痛感人。
例四:蹇
蹇:利西南,不利东北。利见大人。贞吉。
初六:“往蹇,来誉。”
六二:“王臣蹇蹇,匪躬之故。”
九三:“往蹇,来反。”
六四:“往蹇,来连。”
九五:“大蹇,朋来。”
上六:“往蹇,来硕。”吉,利见大人。
古歌
往蹇,来誉。
王臣蹇蹇,匪躬之故。
往蹇,来反。
往蹇,来连。
大蹇,朋来。
往蹇,来硕。
考释:“往蹇”,去时艰难。《周易集解》引虞翻:“蹇,难也。”“来誉”,归来时则快乐。“誉”通“愉”。《吕览·孝行》“天下誉”注:“誉,乐也。”“王臣蹇蹇”,天子之臣倍感艰难。主人公显然是贵族,“往”指侍于朝廷,“来”指返于封邑。“匪躬之故”,并非自身的缘故。《礼记·乐记》“不能反躬”注:“躬犹己也。”这里似乎是在怨刺天子昏昧,臣子勉为其难。“来反”,返回。《经籍纂诂》:“返古作反。”“来连”,归来也难。《经典释文》引马融:“连亦难也。”“大蹇”,太难,难到极点。“朋来”,众人皆归。《书·益稷》“朋淫于家”传:“朋,群也。”这是形容天子众叛亲离。“来硕”,疑原文作“硕来”,意思与“朋来”同。《周易正义》:“硕,大也。”这是一首讽喻之诗,类似《诗经》的“变雅”。
例五:渐
渐:女归吉。利贞。
初六:“鸿渐于干。”小子厉,有言。无咎。
六二:“鸿渐于磐,饮食衎衎。”吉。
九三:“鸿渐于陆,夫征不复,妇孕不育。”凶。利御寇。
六四:“鸿渐于木,或得其桷。”无咎。
九五:“鸿渐于陵,妇三岁不孕,终莫之胜。”吉。
上九:“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吉。
古歌
鸿渐于干,鸿渐于磐,饮食衎衎。
鸿渐于陆,夫征不复,妇孕不育。
鸿渐于木,或得其桷。
鸿渐于陵,妇三岁不孕,终莫之胜。
鸿渐于阿,其羽可用为仪。
考释:“鸿渐于干”,大雁登上河岸。《周易集解》引虞翻:“鸿,大雁也。”《序卦传》:“渐者,进也。”《说文》:“进,登也。”《经典释文》:“水畔称干。”“鸿渐于磐”,大雁登上水中大石。《文选·海赋》注引《声类》:“磐,大石也。”“饮食衎衎”,安然饮食。《方言》十三:“衎,定也”;注:“衎然,安定貌也”。“鸿渐于陆”,大雁登上高地。《说文》:“陆,高平地。”“夫征不复”,丈夫出征一去不回。“妇孕不育”,妻子怀孕、生子而无力养活。《尔雅·释诂》:“育,养也。”“鸿渐于木”,大雁飞上树木。“或得其桷”,还有的飞上了屋椽。《尔雅·释宫》“桷谓之榱”注:“桷,屋椽。”“鸿渐于陵”,大雁登上山丘。《周易集解》引虞翻:“陵,丘。”“妇三岁不孕”,当指自第一胎生下的孩子夭折(“妇孕不育”)后,由于丈夫多年未归,故未受第二胎。“终莫之胜”,终于不能承受这种孤苦。“莫之胜”,莫胜之。《管子·入国》“子有幼弱不胜养为累者”注:“胜,堪也。”“鸿渐于陆”,此处当作“鸿渐于阿”,大雁登上大丘。李镜池《周易通义》:“阿:当讹为‘陆’。因‘陆’不但与九三爻犯复,且不协韵。故江永、王引之、俞樾均说是‘阿’之讹。”《说文》:“大陵曰阿。”“其羽可用为仪”,它们的羽毛可以用来打扮。《诗·烝民》“令仪令色”孔疏:“仪,容仪;色,颜色。”这是一首征夫怨妇之诗,类似《诗经》的“风”,而且善用“比兴”。
以上各例表明,《易经》古歌基本上是每卦一首。但也偶有一卦数首、或者数卦一首的。
一卦数首,如归妹:“归妹以娣”、“归妹以须,反归以娣”、“归妹愆期,迟归有时”等为一首;“跛能履,眇能视”为一首,另见于履六三“眇能视,跛能履”;最后“女承筐,无食;士刲羊,无血”自为一首。
数卦一首,如屯卦“屯如邅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与贲卦“贲如皤如,白马翰如,匪寇,婚媾”很可能出自同一首古歌。
判定若干条引语出自同一首古歌,可以依据以下几点:
一、文字相关 如需卦各爻引语为同一首古歌,在文字上就十分明显:“需于郊”,“需于沙”;“需于泥,致寇至”;“需于血,出自穴”;“需于酒食”,“入于穴”。我们甚至无需考察它们在语音和语义上的联系,也可判定其为同一首古歌。再如丰卦:“丰其蔀,日中见斗”;“丰其沛,日中见沫”;“丰其蔀,日中见斗,遇其夷主”;“丰其屋,蔀其家,闚其户,阒其无人,三岁不觌”。同类例子还有乾、屯、蒙、师、比、履、否、同人、谦、豫、蛊、临、观、噬嗑、贲、剥、复、无妄、颐、大过、坎、咸、遯、大壮、晋、明夷、家人、睽、蹇、损、益、姤、萃、升、困、井、革、鼎、震、艮、渐、归妹、旅、巽、兑、涣、节、小过、未济诸卦。这并不奇怪,排比、反复是民歌的一大特色。
二、音韵相关 如大畜卦:“舆脱輹”,“良马逐”;“曰闲舆卫”,“童牛之牿”;“豮豕之牙”,“何天之衢”。“輹”、“逐”、“牿”押古韵觉部,“牙”、“衢”则押鱼部。再如离卦:“日昃之离,不鼓缶而歌,则大耋之嗟”;“出涕沱若,戚嗟若”。“离”、“歌”、“嗟”、“沱”押古韵歌部。
三、意旨相关 如离九四:“突如,其来如,焚如,死如,弃如”;六五:“出涕沱若,戚嗟若”。两条文字、音韵均不相干,但其内容一致:前者记叙一场灾难,后者描写灾后悲苦之状。因此,两者可能是同一首古歌。
如果几条引语能同时满足以上条件中的两个,它们是同一首古歌的可能性就很大;如果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它们是同一首古歌便确切无疑了。例如颐卦:
初九:“舍尔灵龟,观我朵颐。”凶。
六二:“颠颐,拂经于丘。”颐征凶。
六三:“拂颐。”贞凶,十年勿用,无攸利。
六四:“颠颐。”吉。“虎视眈眈,其欲逐逐。”无咎。
六五:“拂经。”居贞吉。不可涉大川。
上九:“由颐。”厉吉,利涉大川。
各条引语文字相关,尤其表现在“颐”字上;音韵相关,“龟”、“颐”、“丘”押古韵之部,且可与觉部“逐”合韵;语意相关,其主旨是“给养”问题(《序卦》:“颐者,养也。”)。因此,它们必出自同一首古歌。
最后谈一下卦名、爻题跟古歌的关系。
《易经》卦名虽然为作《易》者所定,但都取自古歌。大致说来,包括以下两类:
一、取自古歌之辞
(1)取自首句 如“屯”取自“屯如邅如”,“蒙”取自“发蒙”,“需”取自“需于郊”,等等。这是《易经》各卦命名的基本方式。这些卦名很可能原本是卦中古歌的标题,犹如《诗经》往往摘取首句言辞为题,如《关雎》首句“关关雎鸠”,《卷耳》首句“采采卷耳”,《丰》首句“子之丰兮”。
(2)取自中句 这种标题方式《诗经》也有,如《汉广》取自“汉之广矣”,并非首句;《驺虞》取自“于嗟乎驺虞”,也非首句;《桑中》取自“期我乎桑中”,仍非首句。《易经》亦然,如“随”取自“随有获”,“无妄”取自“无妄之灾”,“离”取自“日昃之离”,等等。这些卦名可能也都是古歌题。
二、取自古歌之义
个别卦名虽非摘自古歌字词,但其意旨还是得自古歌的。如“乾”,意为“健”(《说卦》:“乾,健也”;汉帛书《易》“乾”即作“健”),而“健”正是作《易》者所理解的“龙”的精神:由“潜”而“见”(xiàn),而“跃”,而“飞”。作《易》者、传《易》者旨在以龙喻人,故《易经》讲:“君子终日乾乾”,志在进取;《象传》也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显然,这最终得自乾卦里的“龙之歌”。因此,我们不妨直接以卦名为古歌标题。
至于爻题,也和卦名一样,是作《易》者所为,但与古歌无关,而是据爻性(阳爻称为“九”,阴爻称为“六”)和爻位(初、二、三、四、五、上)确定的。
人们已经研究过形形色色的《易》:有神学的,有哲学的;有象数之学的,有义理之学的;有经学的,有史学的。唯独没有人发现过诗学的《易》。本文旨在抛砖引玉,以求“易诗”这块文学瑰宝得以重放异彩。
原载《文学遗产》1993年第5期、
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4年第1期。
参见专著:《易经古歌考释》
展开全文
APP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