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哲学的三个“接着讲”

作者:汤一介

当前的我国文化,似乎很像我国隋唐时期的文化,正在经历着由两种文化矛盾冲突的阶段,转向本土文化开始消化外来文化的阶段。
众所周知,印度佛教文化至我国隋唐,出现了几个重要的中国化的文化宗派,如天台、华严、禅宗等。我们之所以说这些是中国化的文化,是因为他们吸收了中国文化的某些思想,而对印度佛教文化又有所发展,通过使中国本土文化加入到外来文化之中,使外来文化更加适应中国的社会生活,推进外来文化的中国化。对于这样一种文化现象,可以用冯友兰关于“照着讲”和“接着讲”的说法来说明。至隋唐,我们对印度文化已经走出了“照着讲”的阶段,而正在转向“接着讲”的阶段。如果今天要使中国文化得到发展,而且使中国文化在当今人类社会中发生重大影响,我们就应该走出对外来文化“照着讲”的阶段,走向“接着讲”的阶段。下面就以现代中国哲学的发展为例,来谈一谈这个“接着讲”的问题。中国现代哲学的建构可能有多个“接着讲”的方向,其中,至少有三个重要的“接着讲”的路径:一是接着中国传统哲学讲;二是接着西方现代哲学讲;三是接着马克思主义哲学讲。


接着中国传统哲学讲
一个多世纪以来,在西方哲学的冲击下,中国哲学经历了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大量吸收着西方哲学的理论和方法,逐渐使中国哲学实现了向现代的转型。可以说,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哲学界已经在创建现代型的中国哲学上作出了可观的成就,先有熊十力、张东荪,后有冯友兰、金岳霖、贺麟等。他们的哲学不只是“照着讲”中国传统哲学,而且是“接着讲”中国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展开全文 APP阅读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点击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