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哲学王”思想述评

作者:刘伟
哲学王的思想是《理想国》(以下简称《理》)这本书的核心,也是柏拉图(以下简称柏)写作本书的意图之所在。本文意欲简要地说明这一思想的内容、逻辑以及《开放社会及其敌人》(以下简称《开》)一书中波普尔(以下简称波)对这一思想的批评,最后是我的一些想法。
(一)哲学王思想的内容:

对该思想的论述,主要集中于本书的从第五卷后半部分中对哲学的论述到第七卷的篇幅中。“只有在某些必然性碰巧迫使当前被称为无用的那些极少数的未腐败的哲学家,出来主管城邦(无论他们出于自愿与否),并使得公民服从他们管理时,或者,只有在正当权的那些人的儿子、国王的儿子或当权者本人、国王本人,受到神的感化,真正爱上了真哲学时——只有这时,无论城市、国家还是个人才能达到完善。”(《理》P251)简言之,哲学家作统治者,统治者必须是哲学家,这便是“哲学王”的政治主张。也即,是谁应当统治者以及统治者应当符合何种标准的问题。

当然,这一主张是与柏对世界本质看法的理念论、哲学本身的特性、哲学家的特性以及哲学家的职责及其培养(即统治者变成哲学家)等等问题的论述紧密相联的。前面三个方面是该思想的逻辑基础,将在本文的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展开全文 APP阅读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点击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