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洞宾生平事迹考
作者:尹志华
提 要:吕洞宾的生平事迹历来扑朔迷离。本文在前贤有关考证的基础上,发掘了一些新的史料,综合叙述了各种文献对吕洞宾的名字、身世、生年、籍贯、是否中举等情况的不同记载,并作了考辨。本文考证出吕洞宾的师父有四位,并发现北宋秦观的《魏景传》是较早记述钟吕内丹派世系的文献。本文还全面考察了宋元文献记载的吕洞宾传道度人的事迹。
关键字:吕洞宾、身世、生年、籍贯、事迹
纯阳子吕洞宾是中国家喻户晓的八仙中名气最大的一位。吕洞宾济世度人的事迹,自五代宋初以来,广为流传。学界对吕洞宾的生平及度人事迹,已作过一些考证,然在资料(特别是宋代文献)的发掘上尚有许多遗漏。本文谨稽考有关文献,对此再作探讨。
一、名字
关于吕洞宾的名字,文献中有多种记载。最常见的说法是名岩,字洞宾,号纯阳子。南宋曾慥《集仙传》则说“又字希圣”。[1] 南宋祝穆《方舆胜览》卷二十九“岳州”和《古今事文类聚·前集》卷三十四“仙佛”则载洞宾名“岩客”。按,北宋中后期人范致明《岳阳风土记》载:“庆历( 1041 - 1048 )中天章阁待制滕宗谅(字子京)坐事谪守岳阳,一日有刺谒云‘回岩客'。子京曰:‘此吕洞宾也,变易姓名尔。'” [2] 因吕洞宾常常化名出现,故诸书所载不一。其最常用的自称是回道人(或回山人),故世亦呼为回仙、回公。元初赵道一《历世真仙体道通鉴》(下简称《仙鉴》)卷三十一“钟离权”条谓其本名为吕绍先,拜钟离权为师后,钟离权为其更名岩字洞宾。
二、身世
关于吕洞宾的身世,许多典籍均载其为吕渭之孙、吕让之子。北宋初杨亿《谈苑》载:“张洎家居,忽外有一隐士通谒,乃洞宾名姓,洎倒屣见之。洞宾自言吕渭之后,渭四子,温、恭、俭、让。让终海州刺史,洞宾系出海州房。让所任官,《唐书》不载。” [3] 《岳阳风土记》说:“先生名岩字洞宾,河中府人,唐礼部尚书渭之孙。渭四子,温、恭、俭、让。让终海州刺史。先生海州出也。” [4] 北宋末叶梦得《岩下放言》卷中亦说:“世传神仙吕洞
提 要:吕洞宾的生平事迹历来扑朔迷离。本文在前贤有关考证的基础上,发掘了一些新的史料,综合叙述了各种文献对吕洞宾的名字、身世、生年、籍贯、是否中举等情况的不同记载,并作了考辨。本文考证出吕洞宾的师父有四位,并发现北宋秦观的《魏景传》是较早记述钟吕内丹派世系的文献。本文还全面考察了宋元文献记载的吕洞宾传道度人的事迹。
关键字:吕洞宾、身世、生年、籍贯、事迹
纯阳子吕洞宾是中国家喻户晓的八仙中名气最大的一位。吕洞宾济世度人的事迹,自五代宋初以来,广为流传。学界对吕洞宾的生平及度人事迹,已作过一些考证,然在资料(特别是宋代文献)的发掘上尚有许多遗漏。本文谨稽考有关文献,对此再作探讨。
一、名字
关于吕洞宾的名字,文献中有多种记载。最常见的说法是名岩,字洞宾,号纯阳子。南宋曾慥《集仙传》则说“又字希圣”。[1] 南宋祝穆《方舆胜览》卷二十九“岳州”和《古今事文类聚·前集》卷三十四“仙佛”则载洞宾名“岩客”。按,北宋中后期人范致明《岳阳风土记》载:“庆历( 1041 - 1048 )中天章阁待制滕宗谅(字子京)坐事谪守岳阳,一日有刺谒云‘回岩客'。子京曰:‘此吕洞宾也,变易姓名尔。'” [2] 因吕洞宾常常化名出现,故诸书所载不一。其最常用的自称是回道人(或回山人),故世亦呼为回仙、回公。元初赵道一《历世真仙体道通鉴》(下简称《仙鉴》)卷三十一“钟离权”条谓其本名为吕绍先,拜钟离权为师后,钟离权为其更名岩字洞宾。
二、身世
关于吕洞宾的身世,许多典籍均载其为吕渭之孙、吕让之子。北宋初杨亿《谈苑》载:“张洎家居,忽外有一隐士通谒,乃洞宾名姓,洎倒屣见之。洞宾自言吕渭之后,渭四子,温、恭、俭、让。让终海州刺史,洞宾系出海州房。让所任官,《唐书》不载。” [3] 《岳阳风土记》说:“先生名岩字洞宾,河中府人,唐礼部尚书渭之孙。渭四子,温、恭、俭、让。让终海州刺史。先生海州出也。” [4] 北宋末叶梦得《岩下放言》卷中亦说:“世传神仙吕洞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展开全文
APP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