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养生”的角度看道教养生文化的现代价值
作者:谢清果
“养生”,就狭义而言,在于保养人的身体,以至延年益寿。因此,就有了养生学、医药学之类。但是,人是物质肉体与精神性情的结合体,而且,二者既为结合体,就必然相互影响,人的性情一定会影响到人的身体,因此,要保养身体,就需要有良好的性情。人有良好的性情,对于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对于社会的和谐,是十分重要的;高尚的性情对于保养身体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从广义上讲,“养生”除了在物质方面保养人的身体之外,还包括在精神方面的性情修养,即“养性”。
“养生”,如上所述,通常是指养形与养神。但这还只是从微观角度、个体视角来看养生,仅如此是无法真实、全面地展现中国养生文化的博大精深。其实,养生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有个体生命精、气、神的炼养,还有社会文化层面的养生。人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政治生活、人际生活等一切生命活动过程都与养生有着密切关系,可谓牵一发动全身。正是在其中,人类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形态。同时,人们凭借社会文化建设者、变革者和享用者的身份,时刻有意识无意识地实践着某种文化赋予他们的生存智慧,这种生存智慧的提炼升华,就形成了一种适合本民族、本区域乃至本村落的独特养生文化。
养生文化的形成、发展是一个不断累积和更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许多的养生操作技能由于实践的推动而积淀成为可以长久传承的精神文化形态。相反,原先积淀已久的精神文化形态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也可能被文化主体转化为养生技能或手段,此等转换形态,我们称之为“文化养生”①。当然,“文化养生”作为养生文化的合理延伸,也是养
“养生”,就狭义而言,在于保养人的身体,以至延年益寿。因此,就有了养生学、医药学之类。但是,人是物质肉体与精神性情的结合体,而且,二者既为结合体,就必然相互影响,人的性情一定会影响到人的身体,因此,要保养身体,就需要有良好的性情。人有良好的性情,对于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对于社会的和谐,是十分重要的;高尚的性情对于保养身体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从广义上讲,“养生”除了在物质方面保养人的身体之外,还包括在精神方面的性情修养,即“养性”。
“养生”,如上所述,通常是指养形与养神。但这还只是从微观角度、个体视角来看养生,仅如此是无法真实、全面地展现中国养生文化的博大精深。其实,养生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有个体生命精、气、神的炼养,还有社会文化层面的养生。人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政治生活、人际生活等一切生命活动过程都与养生有着密切关系,可谓牵一发动全身。正是在其中,人类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形态。同时,人们凭借社会文化建设者、变革者和享用者的身份,时刻有意识无意识地实践着某种文化赋予他们的生存智慧,这种生存智慧的提炼升华,就形成了一种适合本民族、本区域乃至本村落的独特养生文化。
养生文化的形成、发展是一个不断累积和更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许多的养生操作技能由于实践的推动而积淀成为可以长久传承的精神文化形态。相反,原先积淀已久的精神文化形态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也可能被文化主体转化为养生技能或手段,此等转换形态,我们称之为“文化养生”①。当然,“文化养生”作为养生文化的合理延伸,也是养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展开全文
APP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