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流行的道教俗神信仰

  广泛流行于明清社会的各种道教俗神信仰,如城隍、土地、灶君、药王、财神、关公、天妃妈祖信仰等等,长久地影响着中国人的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
  城隍神本来是中国民间信仰中的城市保护神,平时管保佑一方百姓不受水旱疾疫之苦;战争时保佑守土平安、城市完固。最早见于历史文献记载的,是建于三国吴赤乌二年(公元239年)的芜湖城隍,可见城隍祭祀最初主要流行于南方。宋代将它列为国家祭祀活动之一。元代曾加封大都城隍神为护国保宁王,城隍夫人为护国保宁王妃。这是城隍夫人也受封赐的开始。明代崇祀城隍更盛。明太祖朱元璋在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诏令天下,将都、府、州、县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展开全文 APP阅读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点击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