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极一时的墨家为何从历史上消失?
墨家曾在历史上曾经蓬勃存在,但在乱世中逐渐衰落,甚至分裂瓦解。这种反差极大的现象引人寻思,耐人回味,这不仅是墨家自身组织特点造成的,也是时代的必然。
墨家有严格的组织和纪律,其首领称为“巨子”,下代巨子由上代巨子选拔贤者担任,代代相传。墨门子弟必须服从巨子,为实施墨家的思想舍身行道。
儒家和墨家都提出了“爱”,儒家是“仁爱”,墨家是“兼爱”,但儒家重在教育,墨家则重在先守纪律,以严格的规章纪律来约束人的行为,儒家的“仁”,是受着宗法制的制约,内容强调血缘关系,领导关系,先后关系的区别。而墨家提倡的“仁”,是“兼相爱,交相利”,是产生利益的爱。
墨家主张实践,为了实现非攻的主张,墨家规矩特多, 成为墨家弟子需要相当高的自我觉悟:要有强烈的献身精神,弟子们要时刻准备着投身于保卫弱国的任务中,要有足够的勇气,不怕牺牲。“以绳墨自矫,而备世之急”;须怀抱炽热的博爱之心,而不讲私情;据财必以分人,杀己以存天下等。所以墨家组织纪律严明,能将一盘散沙拧成一股绳,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固然伟大,却不接地气。
墨家只是世俗主义,但却有着与生俱来的禁欲法则——“以裘褐为衣,以豉踽([qi jue ]木制或草编的鞋子)为服,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有同样规定禁欲的佛教,可以为信徒提供一套灵魂救赎的方法,享受精神上的愉悦。但墨家却提出“明鬼”,其目的除了纪律的约束,还有来自未知的震慑力,无法抹去百姓心中的鬼神思维,很难激起民众自觉,无法形成信仰的基础,从而无法维系普遍而长久的吸引力。
与其说墨子集团是一系学派,不如说是纪律严明的军事组织。诚然,这样一个不屈不挠的群体可以在社会上施加影响,但很难找到合适的生存方式。一方面,墨家多年来一直走在救亡图存的道路上,没有时间进行正常的教学活动,导致学说后继乏人;另一方面,墨家兼爱众生,常为弱者守城,屡遭大规模伤亡,弟子难以及时补充,容易迅速枯萎。最重要的是,墨家并不隶属任何诸侯势力,大部分物资都是自力更生,很难维持长久保障。而且,因为勇敢和为正义而战,却处处得罪敌人,很难在社会上获得稳定地位。
墨家演变到最后,成为先秦时期第一支拥有武装自卫能力和文明哲学支撑的队伍,自然招致统治者的猜忌与打压,从而使得墨家成为所谓“绝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