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大学》三纲八目的人生图式

作者:林桂榛
内容提要: 本文首先分析《大学》三纲八目的逻辑结构,然后分析《大学》所设计的三纲八目人生图式的道德内容、历史依据及其形式上和内容上的四大特点。

关 键 词: 《大学》;  三纲八目;  人生图式;  人生精神

《大学》出自《礼记》,约为秦汉之际的作品;南宋理学家朱熹在韩愈、李翱和二程的学术基础上,将其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编作注成一书,借以阐述和演绎自己的唯心主义理学思想,是称《四书集注》。《四书集注》刊成于宋光宗绍熙元年,当时虽然没有被封建统治者重视,但亦相继在社会上广泛刊印和传播。元仁宗延祐年间复科举,官方规定开始以《四书集注》取士,从此《四书集注》奠定了它在封建正统思想文化中的地位。载于《礼记》的《大学》,也藉此获得了官方的正式认可与推崇,并对整个社会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大学》是先秦、秦汉儒家学说的总括性著作,是维护封建宗法制度的政治纲领,也是儒家人生教育的道德纲领。它之所以与《论语》、《孟子》、《中庸》合编成一书并被列为第一部分,乃是因为《大学》以相当成熟的理论思维和精辟的理论语言构建了一个中国封建社会儒家人生教育的总体框架,构建了一个中国封建社会士人人生发展的宏观图式,富有相当的周全性、精微性、系统性和包容性。

《大学》的主旨是阐发三纲八目,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目。该三纲八目不是简单的罗列,而是有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及其现实的依据的。三纲以"止于至善"总揽"明明德"、"亲民"两个子纲,两个子纲下统格、致、诚、正、修、齐、治、平八个德目。八个德目又以修身为核心,依序递进,并把前几个德目的重心落在第一个子纲上——"明明德",把后几个德目的重心落在第二个子纲上——"亲民"。这样,三纲八目以独特的框架构建了一个封建士人的人生图式,为"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的天下读书人规定了一个人生理想,也规定了一个人生方向。(如下图)

《大学》曰:"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大学》就是围绕着道德主体——人来逐级展开道德德目的:往身内推要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以明明德,往身外推则要齐家、治国、平天下以亲民。八德目以格物、致知为心灵的认知阶段,以诚意、正心为心灵的内化阶段,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人生的外行阶段,以修身为中枢环节,内外合一,知行合一,明明德与亲民,直至止于至善。所以朱熹说:"故学者当因其所发而遂明之,以复其初也……既自明其明德,又当推以及人,使之亦有以去其旧染之污也……明明德新民,皆当止于至善之地而不迁。"(《大学章句》)

格物就是"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大学章句》)。致知是"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大学章句》)。本着先验论、天赋论,《大学》认为格物致知是用心灵去接近和推究事物,使人的认知发挥出来,显露出来,使"物理之极处无不到也……吾心之所知无不尽也"(《大学章句》)。这其实是要丰富和完善自己对事理(主要是道德意义上的事理)的认识,为下一步情感和意志上的诚意、正心的内化奠定认知上的前提和基础。所以朱熹说:"物格知至,则知所止矣。意诚以下,则皆得所止之序也。"(《大学章句》)

诚意即实其为善之意向,"实其心之所发,欲其必自慊而无自欺也。"(《大学章句》)诚意《大学》解为"毋自欺",即使人向善为善之意达到"如恶恶臭,如好好色"之境界,善的意向时时在,处处在。朱熹注曰:"欲自修者,知为善以去其恶,则当实用其力,而禁止其自欺,使其恶恶则如恶恶臭,好善则如好好色,皆务决去而求必得之,以自快足于己,不可徒苟且以徇外而为人也。""知既尽,则意可得而实矣。意既实,则心可得而正矣。"(《大学章句》)格物致知无非是要尽己知,穷事理,知何可,何不可,知何为善,何不为善;然后诚意正心就是要坚定自己善的意向,要正心去邪,防止"欲动情胜"。



正心是因为忿懥、恐惧、好乐、忧患四者"皆心之用,而人所不能无者。然一有之而不能察,则欲动情胜,而其用之所行,或不能不失其正矣"(《大学章句》)。所以坚定意向后,又要端正其心,防止"欲动情胜"而身不得其修。"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大学》)

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人生的外行阶段,即功名阶段。应特别注意,先秦、秦汉所说的"家"不同于今天所说的"家"。先秦、秦汉一般是家与大夫对称,国与诸侯对称,天下与天子对称,所以是大夫曰"家",诸侯曰"国",天子曰"天下"。在中国古代,由于特定的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中国汉语所指称的家、国、天下是一体的,天下是国的扩展,国又是家的扩展。国家实质上是衍化了的家,天下又是家国一体的世界。因而,"齐其家在修其身……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  矩之道也"。(《大学》)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大学》)修身是八德目的中枢环节,往前是心灵上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明明德之修养阶段,修身是前四者的发展终点;往后是行为上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亲民之功名阶段,修身是后三者的发展起点。所以说,"正心以上,皆所以修身也。齐家以下,则举此而措之耳。""修身以上,明明德之事也。齐家以下,新民之事也。"(《大学章句》)

总之,按照"内圣外王"的说法,修身以上五个德目(含修身),是"内圣"的光明其德性之明德阶段,并为修身之德目所总揽;齐家以下三个德目(含齐家),是"外王"的革新其民心之亲民阶段,为平天下之德目所终结,构成一幅以止于至善为人生最高目标(抽象的最高目标是止于至善,具体的最高目标是明德亲民),以修身为根本环节,内修外行、知行合一、情志一统、人我相接的人生图式。而北宋张载"为天地立志,为生民立道,为去圣断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子语录》)的表述,就是后人对这种人生图式的最好诠释。
《大学》约为秦汉之际的作品,《大学》所设计的上述人生图式是针对当时的社会状况为大学学生制定的。西周的辟雍、泮宫及汉代的太学等都是国之大学。孟子在《孟子·滕文公上》中说:"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有王者起,必来取法,是为王者师也。"《大学》就是写给大学学生研读的纲领性典籍,是"初学入德之门也"(《大学章句》)。所以朱熹又在《大学章句序》中说,"大学之书,古之大学所以教人之法也……三代之隆,其法寝备,然后王宫国都以及闾巷,莫不有学。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及其十有五年,则自天子之元子众子,以至公聊大夫元士之适子,与凡民之俊秀,皆入大学,而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此又学校之教、大小之节所以分也。"因此,入大学者有三类,一是天子之元子众子,二是公聊大夫元士之适子,三是少许凡民之俊秀,社会的思想学术因而也被"'曾孙田之'与'宗子维城'的经济所决定,被'法礼足礼'的君子之道所支配。"(《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第26页,侯外庐、赵纪彬、杜国庠著,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在比较马克思所提出的"古典的古代"与"亚细亚的古代"其古典文明进入的途径时,可以发现,"古典的古代"是从家族发展到私产,再发展到市民的国家,国家替代了家族。而以中国为代表之一的"亚细亚的古代",则可以看见"是由家族到国家,国家混合在家族里面,叫做'社稷'。因此,前者是新陈代谢,新的冲破旧的,这是革命的路线;后者却是新陈纠葛,旧的拖住了新的,这是维新的路线。前者是人惟求新,器亦求新;后者却是'人惟求旧,器惟求新'。前者是市民的世界,后者是君子的世界。"(《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第11-12页,侯外庐,赵纪彬、杜国庠著,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离娄上》)不用说中国古典文明的诞生是由家族到国家,国家混合在家族里,就是古典文明诞生以后,乃至秦汉以后至明清,中国社会的总体模式依然是家国一体,国家混合在家族里面,并在经济、政治、文化和学术思想诸方面得到深刻的体现。因而,《大学》所设计的人生图式,是有其深厚的社会土壤的。这种社会土壤,恰是《大学》所设计的人生图式千百年来得以深深渗透到中国文化血脉中的客观条件。

《大学》设计的人生图式,概括地说在形式上和内容上分别有如下两个特点:

第一,周全精微,宽纳兼容。  朱熹曾说:"某要人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立其根本……大学一篇,有等级次第,总作一处易晓,宜先看。"(《朱子语类》卷十四)又在《大学章句序》中说,"此篇者,则因小学之成功,以著大学之明法,处有以极其规模之大,而内有以尽其节目之详者也。"三纲八目,自成一体,封闭而开放,可伸且可延,大至天下之事,小至心灵之事,无所不纳,无所不容;而其精微点滴,亦鞭辟入里,入木三分,条条目目,极至详尽。

第二,分纲列目,节环相扣。  关于人生,先秦诸家尤其是儒家提出了许多德目要求,但象《大学》那样设计出一套完整的、系统的人生德目要求,却是前所未有的。《大学》把人生的德目要求分成三个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列为八个目(格物、致知、诚意、至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纲统目,以目连目,环环相扣,节节相接,不仅一定程度上符合人们一般的心理活动规律,符合道德认知、道德修养的一般进程,而且在引导人生实践方面也有条不紊、理路清晰,体现了人生修养、人生实践的过程性、层次性,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今天,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在道德教育中,我们制定道德德目时,尤其要借鉴这种德目设计的优点,使道德德目既符合人们一般的心理活动规律,又符合社会的特定的道德要求,使道德德目有起点,有终点,有序列,有环节,分纲列目,节环相扣,具有道德现实性和道德超越性,又具有细节针对性和宏观指导性。

第三,德政合一,内圣外王。  三纲八目表达的既是道德意义上的人生追求与人生图式,又是政治意义上的人生追求与人生图式。尤其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亲民",完全介入了政治功名,表示读书人应有特定的政治抱负和社会理想。这种政治抱负和社会理想既与"学而优则仕"的个人理念有关,又与中国封建社会德政合一的社会政治模式和社会文化模式有关。这种德政合一、内圣外王的人生图式,是《大学》影响中国人最核心的内容。这种人生图式,通过文化教育,通过科举取士等,深刻地影响了古代中国士人、读书人的人格理想、人生精神乃至是生命理念;这种人生图式通过社会文化的教育、熏陶、积淀和传承,千百年来深深地渗透进了中国人尤其中国文化精英的血液中。"自任以天下之重"《孟子·万章下》,"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孟子·梁惠王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孟子·滕文公下》),立己立人,忧国忧民,都已成为中国一代又一代文化精英永不磨失的人生精神。
第四,修身养性,诚意慎独。  以修身养性为本,深刻地把握住了道德现象、道德活动的独特本质;诚意慎独则抓住了道德心理的核心环节和道德修养的独特途径,在道德学说中占有重要的学术地位,是中国古代道德学说的一大创造。人是道德现象、道德活动的主体,道德的本质意义是主体自愿,而不是外力强制。因而,人因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努力发展自己的自控意志,以修养成良好的道德品性。修养的关键,则是诚意而慎独,不断坚定自己的为善的意向,特别是在独处时尤要谨慎,不得放松意志,不自欺如"如恶恶臭,如好好色",达到以德自慊(满足)的自由境界。修身养性、诚意慎独的伦理思想,对于今天的人生教育和人生修养来说,仍然具有深刻的启示,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概而言之,《大学》三纲八目的人生图式具有成熟的理论创造,它不仅适应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状况,而且成功地塑造了中国历史中一代又一代文化精英、知识精英的特定道德人格,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文化,并造就了独特的中国人生精神,成为传统文化予以我们的一份宝贵精神遗产。今天,借鉴《大学》三纲八目的德目设计,剔除其对唯心主义和封建主义的依附,弘扬以"天人合一"为世界观基础的"独善其身"和"身任天下"相结合的人生价值取向或人生精神,对于构建现代中国的人文精神,对于提升社会的道德文明水平,都无不具有重要的意义。

〖原刊《道德与文明》,天津,2000年第2期,第27-29页〗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