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孔子温故知新教学相长的教育思想

摘  要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著名教育家,他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创立儒家学派,整理、编写“六经”,强调对学生实施因材施教、启发诱导、言行一致、改过迁善的教育。孔子教人首重做人、做事的教育,重视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温故知新、教学相长是孔子一生教学活动的真实写照,也是中国教育思想发展史上的宝贵财富。

关键词 孔子温故知新教学相长  教育思想

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虽然历代统治者把孔子作为圣人,给他装上各种神圣光环,顶礼膜拜,但真实的孔子并不走运。他自称“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确实如此,孔子一生经历人生三大不幸:早年丧父。在孔子三岁的时侯,父亲病故。年轻的母亲带着年幼的儿子,背景离乡,从陬邑昌平迁居到鲁国国都曲阜城里的阙里居住。母子相依为命,过着清贫的生活。正值孔子中年时,他的妻子亓官氏去世。到孔子晚年七十岁的时侯,他的独生儿子孔鲤不幸早逝。虽然孔子也曾一度官运亨通,官至中都宰,兼摄相事。但大多数时间,以教书为业。尽管孔子一生最大的理想是从政,但最大的成就却在教育上。作为在历史上第一个建立学派、立定教育宗旨、编写“六经”为教学内容、培养大批弟子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吸引着后人不断研究。本文着重研究他所倡导的温故知新,教学相长的教育思想。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工作报告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要完成这一历史任务,必须不断推进教育创新。进行教育创新,就要改革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手段,形成相互激励、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使每一个受教育者都能充分发挥自身潜能,激发学习成长的主动性,实现全面发展。研究孔子温故知新和教学相长教育思想,借鉴孔子的经验,古为今用,对我们今天的教育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温故知新

温故知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1](p.17)是孔子的一句流传千古的名言。孔子认为温故知新是做教师的基本条件,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精神。温故知新可以从三个层面理解。第一,故即古,指的是过去政治历史知识、文化知识。新是指今,指的是现在的社会实际问题。他要求学生既要了解掌握过去的政治历史知识,又要认识当代社会实际。温故知新的另一层意思,就是从已知到未知,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已有知识是认识的成果,是学习新知识的基础。孔子要求学生在温习旧知识时能积极思考、联想,扩大知识范围或将知识进一步深化,从而获得新的知识。第三,温故知新也就是温故创新。温故的目的就是为了在学校教育中、社会生活中创造、创新。何谓创新?根据辞海释义,“创,始造之也”。根据此意推断,有独到的见解叫创见。首创未所有的事物叫创造。文学艺术作品的问世叫创作。新是指初次出现的,往往相对旧而言的。孔子一生虽自称述而不作,而事实上是有述有作,是当时知识的集大成者。他编写、整理的诗、书、礼、乐、易、春秋等流传后世的宝贵文献就是他温故知新的结晶。

从已知到未知  孔子非常善于用已有的文献资料来推断未来的发展趋势,从过去的朝代推测将来的社会。有一次,子张问孔子:“十世可知也?”孔子胸有成竹地答道:“殷因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1](p.21)孔子认为:殷朝沿袭夏朝的礼仪制度,所废除的,所增加的是可以知道的;周朝沿袭殷朝的礼仪制度,所废除的,所增加的也是可以知道的;那么,假定有人继承周朝而当政,就是以后一百代也是可以推想而知的。孔子反对“不知而作之者”。[1](p.73)他说世上大概有一种人,自己什么也不知道却凭空想象、主观臆测。不学不思,如何能知呢?孔子自认为绝对不会这样做的,“我无是也”。他在传授弟子“六经”的时候,在讲到历代礼的发展沿革时就说道:“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1](p.26)他实事求是地告诉学生:夏代的礼,我能说出来,但他的后代杞国不足以作证。殷代的礼,我也能说得出来,但他的后代宋国不足以作证。这是他们的历史文献不够的缘故,若有足够的文献,我就可以引来作证了。孔子强调以事实为依据是他一贯主张,以致于他的学生子贡一再感叹:“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1](p.46)这是因为道德文章是可视可闻的,而人性与天道是不可捉摸的。有一次,他的学生季路向他请教有关鬼神之事。孔子很不高兴地对他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1](p.113)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不能完全处理好,怎么去讨论处理人与鬼的事;人生活着的的道理都未能弄明白,怎么能懂得死?

举一反三孔子善于用启发式教育,他的得意门生颜回曾形容老师的教学艺术高超,“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他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独创了著名的启发诱导教学原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1](p.68)教师一方面要把握学生求知欲最强的时机,即心求通而未通,口欲言而未能言之时,予以启发诱导。另一方面教师应要求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做到举一反三,说出新意来。在孔子的悉心教导下,他的学生大多都有自己一些独出心裁的见解,或能做到“问一以知十”、“问一以知二” [1](p.45)孔子在教学及日常生活中,总是善于抓住机会,鼓励学生创新思维。那怕是与已不同的观点,只要言之有理,有所启发,总是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杨。他与学生子贡讨论“贫而无谄,富而无骄”的问题时,对子贡能联想到诗经中诗句的理解,给予充分肯定,表杨他“告诸往而知来者。”[1](p.9)他的学生陈亢曾经问他的同学,也就是孔子的独生子伯鱼一句话“子亦有异闻乎?”从伯鱼的回话中。陈亢居然能有大收获:“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1](p.178)可以说,这都是孔子平时严格要求、严格训练的结果。

叩其两端  孔子强调对学生进行思维方法训练,叩两端就是常用的方法之一。 从考察事实的不同方面入手,辨别是非,进而解决问题。“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1](p.89)有一次,有人向孔子请教问题,孔子并不了解这方面的情况。但他从这个问题的首尾两端、正反两个方面入手进行分析,最后得出合乎实际的结论和解决办法。孔子还常用这种方法去训练学生,启发他们进行求异思维和创新思考。有一次,他和子贡讨论什么样的人是好人,什么样的人是坏人的问题时,孔子就借机教给子贡这种辨证思维的方法。子贡问:“乡人皆好之,何如?”孔子说:“未可也。”子贡又问“乡人皆恶之,何如?”孔子回答说:“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1](p.142)由此得出好人的标准应是:全部的好人都喜欢他,全部的坏人都痛恨他。反之,则是坏人。这种思维方法,注意了事物的对立面,在分析矛盾的基础上得出正确的判断。孔子强调学与思并重,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学的结果。在学习过程中,必先掌握丰富的知识材料作依据,然后凭借这些材料作有效的思考。怎么样去思呢?孔子提出了“九思”,强调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全面性、完整性的训练。“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1](177)从看、听、说等九方面入手,强调观察时要看清楚,听话时一定要听明白,发表言论一定言之有据,并对自己的话负责。

二、教学相长

讲到古代的师生关系,人们总会提到师道尊严。认为师生之间壁垒森严,老师十分威严,动不动斥责或施之于棍棒,甚至有人还把孔子作为提倡师道尊严的第一人。事实上,孔子对学生是非常平易近人的,也很民主,常鼓励学生“当仁不让于师”。[1](p.170)一部<<论语>>记载了大量孔子师徒之间相互切磋、共同讨论、教学相长的故事。教学相长一词虽语出《学记》,而《学记》主要是记载和总结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教学经验的。因此,也可以说教学相长是孔子与弟子之间真实情况的写照。

各言其志  《论语》中关于孔子教学情况记录中最著名的事例就是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言志的事例了。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1](p.118)孔子平和地对学生说,“我年纪大了,不会再去从政了。平时都说没有人了解你们,假若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想干什么?”子路抢先发言,然后其他弟子一一作答。最后到了曾皙,曾皙说:我与他们三位的志向不同。暮春三月,与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小孩,谈论谈论学问,唱唱歌,跳跳舞,岂不快哉。公西华请孔子评论一下,孔子说:只不过是“亦各言其志也已矣。”他不但没有批评曾皙这种休闲的生活态度,反而觉得对自己启发很大,赞同和向往这种教书育人,与世无争的生活方式。由此可见,孔子与学生相处是十分随意,气氛轻松。学生可以一边听同学和老师对话,一边可以自己演奏音乐,自得自乐。孔子既不强求学生服从自己的意志,又乐于接受吸收学生的正确见解,从善如流。正因为如此,学生可以与老师大胆交流,畅所欲言,为教学相长创造了必不可少的条件。《论语》中大量记载了这方面的故事。有一次,子路问孔子“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 [1](p.133)孔子说,如果卫国国君让我执政,我第一件事就是“正名”。子路当面与孔子争辨的起来,认为老师太迂腐了,执政与正名有什么关系。于是孔子一面批评子路强词夺理,一面为他解释为什么要从正名入手。师生两人虽近乎对骂,但孔子毫不介意,最终以理服人。

相互启发孔子晚期的学生子夏是孔门四科教学中的文学人才,有一次,子夏引用<<诗经>>中的“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来请教孔子。孔子说:有酒涡的脸,笑起来才美丽,有黑白分明的大眼睛,才能顾盼生情,美丽的花卉是画在洁白的底子上的。子夏由此引申到礼、乐产生在仁义之后。孔子听了非常高兴地说:“你真是个能启发我的人,现在我可以和你进一歩讨论<<诗经>>了。[1](p.25)孔子的学生在各种场合都敢于用孔子的话反驳孔子,孔子也乐于接受意见,修正自己的观点或做法。有一次,孔子到子游做县长的武城,听到了弹琴瑟唱诗歌的声音,就笑着说:“割鸡焉用牛刀”,意思是说,治理这种小地方,用不着教育。子游听后就反驳说:从前我听老师讲过,做官的学习了有仁爱之心,老百姓学习了就容易治理,教育总是有用的吧。孔子听了这番话后很高兴,连忙对跟随的学生说:子游的话是对的,我刚才那句话不过是同他开个玩笑而已。[1](p.181)孔子曾想应邀到晋国的佛刖处谋职,子路知道后,就出面阻止说:“从前我听老师说过,亲自做坏事的人那里,君子是不去的。如今佛刖盘踞中牟谋反,你却要去为他做事,这怎么行呢?” [1](p.182)最后,孔子听从了子路的劝说,放弃了为佛刖做事的念头。孔子鼓励学生提出不同见解,对提不出不同观点的学生,反而有些不满。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孔子在许多场合称赞“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能做到“其心三月不违仁”[1](p.57)孔子还把颜回视为知己,曾感慨地颜渊:“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 [1](p.68)用之,则做出成绩,不用,就藏起来,除了你我,还有谁能做得到呢?尽管孔子如此器重颜回,但对颜回唯唯诺诺,从不提不同见解进行了严厉的批评“不违如愚”。[1](p.16)子路虽经常顶撞孔子,但孔子内心还是对他爱护有加。当子路遇难的消息传来,孔子悲痛不已。可以说孔子是教学相长的榜样。

以友辅仁孔子不但在教学上提倡当仁不让、教学相长,同时在道德上也师生相互砥砺,做到以友辅仁。孔子要培养智仁勇艺俱全的从政者,因此孔子非常重视道德教育。他认为教育人首先是教人做人的教育。一个统治者应该是一个卓而不群的君子。而君子应做到智者不惑、仁者不惧、勇者不忧并且多才多艺。孔子要求学生要有崇高的志向,“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一个人有了志向,就有努力目标。其次要克己,做到严以律己,宽以待人。遇事多从自身找原因,随时检查自己言行是否符合道德规范。要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别人考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第三,力行,孔子认为“力行近乎知”,一个人做事要表里一致,言行一致。一个君子只有“言必信,行必果”,才能取信于人,才能树立威望。第四,要学会内省,内省是孔子非常重要的道德修养方法,他的学生曾参提出每日要“三省吾身”,反思自己为人做事是否尽心尽力,与朋友交往是不是讲信用,老师教的内容有没有认真复习了。第五,孔子还强调学生要知错就改,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关键是知错就改。子路是孔子学生中做事最为鲁莾的一个,但他也有一个优点,就是能做到闻过则喜,过则改之。孔子虽对他批评较多,但还是把他列入七十二高足弟子之列。此外孔子对待金钱、富贵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富与贵是人人都希望生得到的,但一定要见得思义,不义之财坚决不取。在对学生严格要求的同时,孔子也做到严以律己。他曾说“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自己有过失,有人向他指出,他总是虚心接受,立即改正。有时,他的学生子路,不分场合,公开批评孔子,如“子见南子”,孔子不以为忤,批评的对就改之,不对就作好解释。可以说孔子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典范。

三、结语

孔子在世时,只不过是一个学派创始人、是一个老师。孔子死后,甚至还有人贬低他。鲁国大夫孙武叔就曾对人说:孔子的本事不如他的学生子贡。具体说,孔子勇不如子路,智不如冉有,辨不如子贡,仁不如颜回。但孔子的学生并不认为如此,他的弟子有若称赞孔子是出类拔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曾被孔子严厉批评的宰我颂扬孔子“贤于尧、舜远矣”。子贡甚至还把贬低孔子的人称之为未登堂入室的门外汉。尽管孔子的学生对孔子顶礼膜拜,对当时社会只是把孔子作为一个“布衣”而已。孔子时来运转是在死后数百年后的汉代。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独尊孔氏,罢黜百家”,使儒学取得独尊的地位。从此,孔子被历代统治者追捧,每有加封。从汉代的素王、唐代的文宣王、宋代的至圣先师、元代的大成至圣文宣王及到清代康熙王帝的“万世师表”。从孔子一生的贡献而言,首创私人讲学之风,创立儒家学派,形成启发诱导、因材施教等教学思想,提出言行一致、改过迁善、温良恭俭让的道德原则,整理编写了《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古代文化典籍并作为教学内容,弟子三千,培养了大批有用之材。特别是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温故知新、教学相长的教师精神,在中国教育发展史是上,代代相传,光照千秋。

参考文献:

[1]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0、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