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论语》看孔子的心智

作者:蒋劲松
孔子是生于2500多年以前的思想家与教育家,他的儒家学说是对中国社会影响力最大的思想体系。本文的目的就是用心智学的方法,从《论语》中对他记载的言论,来分析他的心智。

一、孔子的谦虚与他隐藏的自夸

1、泰伯篇8.11,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孔子说:“如果有人具有周公那样的美妙的才能,但假使他骄傲而又贪鄙,其余方面也就不值得一看)

2、八佾篇3.15,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 也。”

(孔子进入太庙,每件事都要请教。有人说:“谁说陬人的儿子明白礼呀?进入太庙,什么事都要请教。”孔子听说这话,说:“这就是礼呀!”)

3、泰伯篇8.5,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常从事于斯矣。”

(有能力却向没有能力的人请教,知识丰富却向知识缺少的人请教;有学问像没有学问一样,满腹知识却像空无所有一样;纵被欺侮,也不计较——从前我的一位朋友便曾这样做了)

从上面第1,2段话来看,孔子本人是反对骄傲,主张谦虚的。而类似这样的话在《论语》中反复多次出现。从第2段话,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并不认为自己不懂礼,而是因为这种谦虚的行为符合“礼”。所以他要采取“谦虚”这样一种态度。而第三段话孔子弟子曾子所说的话充分的展现了孔子的真实的内心思想。同时也是对“谦虚”的一个注解。那么孔子真的是从来不自我夸耀么?长期的心智学研究使我坚信,人是无法抑制个人的自我夸耀行为,只是往往会有扭曲的表现形式。那么《论语》中有孔子的自夸么?

4述而篇7.20,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孔子说:“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的东西,勤奋敏捷地去求得知识的人。”)

5述而篇7.1,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孔子说:“只阐述而不创作,相信而且喜好古代的东西,我私下把自己比做老彭。”)

6述而篇7.5,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1)。”(孔子说:“我衰老得很厉害了,我好久没有梦见周公了)

首先,从第四段可以看出,孔子对自己是非常肯定的,但是没有明显的夸耀。第5段也是如此。但是这2段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共同点,那就是把自己取得的成绩归功于“古”。第6段也表现了对“古人”周公的崇拜.难道孔子真的如他所说的那样崇拜古人么?仔细分析第5段“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孔子的确做了很多编辑整理古代文化典籍的事,而没有去创作。那么对中国社会影响巨大的《论语》是什么?今天的人有谁会去读孔子整理过的那些“古”?《论语》并不是孔子自己写的。但是记载的大部分都是孔子的思想和蕴涵他的思想的言行。他的思想就是孔子最大的创作不是么?如果我们所读的《论语》也是“古人”的思想,那么《论语》就没有他存在的必要了。事实上孔子有着他自己的思想,不同与“古人”的思想,超过古人的思想,可是为什么他要把荣誉都归于“古人”?再来分析第六段话。周公是孔子推崇的“古人”。可是,衰老的厉害和梦见周公有什么关系?衰老为什么就梦不到周公?答案是“周公”是一个替代品,所谓“周公的思想”其实是孔子的思想,当孔子思想活跃的时候,他就会想出很多“周公的思想”,这一点如同西方的“先知”在睡梦中把潜意识思考的结果,说成“上帝的旨意”一样。孔子同样把自己思想的荣誉归于“周公”孔子赞扬的古人就是假想中的“他自己”,事实上他在用一种隐蔽的方式称赞他自己。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处处看到这种赞扬自己的方式,比如我的朋友陈某他在听说我要用我的心智学方法去分析孔子时,他对我说“为什么要给太阳找黑子了?”陈某是研究孔子的专家,他在研究孔子中获得了巨大快感与成就感,当他预感到有人要去揭示孔子的内心世界时,他本能的采取了反抗的态度。就如同一个人预感到自己的内心将要被揭示时,所采取的反抗态度一样,他把孔子和他自己想象成了一个人。

同样,我们经常听到“我的朋友如何如何厉害;如何如何有钱,如何如何知识渊博”,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我的朋友”对“我”有认同作用,通过夸耀“我的朋友”来提高自我的位置,以达到自我夸耀的目的。从心智学角度来说,人的心智中,把“我的朋友”替换了“我”,夸耀“我的朋友”就等于自夸

孔子是一个非常自负的人,只是他的“谦虚”价值观限制了他自我夸耀,于是他的自我夸耀便以一种扭曲的形式——夸耀古人,表现出来。人人都喜欢自夸,甚至像孔子这样的人都无法抑制这种本能,那么为什么要提倡“谦虚”?“谦虚”的本质是什么?在众人面前,要表现出不如别人的样子,这种心智的动机是什么?

人人都希望受到别人的关注,这是人类本能喜欢自我夸耀的原因,当别人受到大家的关注的时候,自我受到大家关注的机会就减少了,这是人本能都不喜欢别人自我夸耀的原因。从心智学角度来看,自我夸耀是一种私权,他可以让自我受到更多异性的青睐,从而在“性”竞争中处于优势,一但放任这种行为,无疑是鼓励“性”竞争,而“性”竞争的表现形式在孔子生活的时代就是杀戮和战争。孔子害怕伤害和杀戮(子之所慎:齐,战,疾)(子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所以孔子对引起杀戮的“性”竞争行为有着强烈的负罪感。对“性”竞争有强烈负罪感,是古代先哲普遍的一种心智,老子的道德经里,更是主张去除对可能引发“性”竞争所有元素(五色使人目盲,驰骋田猎使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使人行妨,五味使人之口爽,五音使人之耳聋),孔子之所以把荣誉归于“古人”,是因为“古人”都是“死人”,“死人”是不可能对别人产生“性”竞争的,直到今天,我们的社会仍然给予那些做了某件好事而死去的人远远高于那些活着的但做了无数好事者的荣誉。

对我得出的这个结论感到不可思议么?我们通过《论语》中记录的一些细节来验证这个的结论,《论语》中,孔子甚至对他最为欣赏的弟子颜渊活着时候的私下的赞美都采用了迂回的方法(子谓子贡曰:“汝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汝弗如也。”),孔子和子贡做的是一个私下评价颜渊的聊天,首先他询问子贡对颜渊的评价——你和颜渊那个强些?子贡做出了这样的回答——我不敢和颜回比,他了解一件事,可以推断十件事,我听到一件事只能推断出二件事。也就是子贡做出了一个绝对肯定颜渊的回答,这个时候孔子才说道——你确实赶不上他,我和你都不如他。第一,孔子绝不主动说出侵犯他人私权的话,赞扬颜渊的话首先是子贡说出的,第二,“我和你都不如他”则是孔子主动把自己和子贡放在同等位置,一方面体现孔子不侵犯他人私权的思想,一方面是对自己潜在的侵犯子贡私权产生负罪感后做出的一个补偿。而直接的赞美则大量出现在颜渊死后。(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孔子在他的弟子面前,对老子也大加赞扬过(老子当时活着),但请记住,这一点在我的《圣经伊甸园篇中的心智学思想》和上文中都提到过,老子是一个禁欲主义者,也就是他不会对别人产生“性”竞争威胁。称赞他,不会侵犯他人的私权。

孔子是一个自我评价很高的人,但他对于引发杀戮与战争的“性”竞争有巨大的负罪感所以他主张人应该拥有“谦虚”的品性,这种主张极大的维护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平衡,保持了社会的稳定。“谦虚”与其说是一种美德,不如说是一种艺术,一种平衡人与人之间“私权”利益的一种艺术。

了解到孔子这种心智,我们可以对很多《论语》中存在争议的话,清晰的了解孔子的本意。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有的书解释成“每个人都有值得我学习的优点”,“三”在这里是泛指,可以解释为“多”,暗示公众场合。“三”是私下与公众场合的一个分界点

孔子真正的意思并不是认为每个人都可以做他的老师,而是教育他的弟子在公众场合,不能过分张扬(因为比你高明的有很多)

“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这里的“女子”是指女性小孩么?是指“女性”长辈么?什么样的“女子”是“亲近了就放肆,疏远了就抱怨”?这里的女子是指有“性”占有欲的女人。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孔子对“性”竞争有强烈的负罪感,而“女子”有挑起男性世界“性”竞争的本能。压制女权,可以达到限制男性世界“性”竞争的目的,压制女权不是古代中国所独有的,而是在人类早期社会中,全世界都普遍存在的一种思想,就是现代的伊斯兰教义国家,女人出门仍然要把脸蒙住,避免给男人看见。

“食色性也”,重点在“色”不在食,孔子虽然有“性”的负罪感,但是他也意识到禁欲是不切实际的,这是孔子现实的一面
子曰:“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恶紫之夺朱也”(憎恨紫色代替了大红色)我们很难从文字角度理解这句话的含义,为什么孔子会讨厌紫色,红色和紫色只是二种颜色而已。事实上,即使是孔子在世,他也无法和现代人在这个问题上沟通。因为这是一个潜意识思想。真相被掩盖在伪装之下,甚至孔子都无法知道自己情绪的真意。红色是血的颜色,他暗示杀戮,当我们看到红色,会让我们保持警惕,让我们谦虚。直到今天,红色仍然在很多场合表示警告,禁止(比如交通信号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杀戮也意味着战胜别人,所以它也是一个让人心智兴奋的颜色,只是这种兴奋在古代被死亡的恐惧和负罪感压抑了。现代社会,人们很难看到血腥的死亡场面,隐藏在人心智深处的对胜利的渴望和喜悦没有了恐惧与负罪感的压抑被充分释放出来,所以现代社会,红色是现代人特别是那些渴望获得认同者最喜欢的一种颜色。这也是现代人很难理解“红色”在古代社会所具有的心智意义的原因。(今天社会在正式场合出现的黑色同样也暗示“死亡”,虽然形式发生了变化,但是古今社会在这方面的内在思想逻辑却是同一的。)紫色在现代社会是一种浪漫的颜色,代表浪漫的爱情,那是因为今天社会的人对“性”是开明的,紫色就是一种暗示“性”的颜色,在大自然中,紫色是一种并不多见的颜色,它是一种充满神秘感的颜色,这一点和古人对性的神秘感是相同的。对紫色神秘感的联想古人把它做为了同样具有神秘感的“性”的隐喻。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