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合法性:柏拉图、儒学与我们的相遇

作者:高靖生
摘要:国家合法性问题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的思想源头处即已被思考。柏拉图的政治哲学与儒学的国家理论在国家合法性问题上具有形式上的相似性,这就是他们都从超验的层面和经验的层面来提出自己的论证。一方面都强调有一个超验者作为国家永恒的根源,但是同时也非常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对于国家兴衰的重要性。这些告诉我们,今天的政治哲学必须放弃极端自由主义、告别乌托邦,同时,重视道德因素在世界政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关键词:国家 柏拉图 儒学 启示法与国家是社会强制所采取的最常见形式。无论是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之争,还是新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之争,所涉及的都是何种形式、状态更有利于个人生存这一层面,是探讨应否有统治及何种形式的统治更具合法性这一问题。然而,更深层次的研究应当深入到这种强制形式本身中去,探讨法与国家合法性的根源。这种探讨是从对于国家的起源的研究开始的,因为只有弄清了国家的最终来源,才有可能谈及有关制度和法的一切问题,只有从起源上澄清了国家本身,才能使现行的国家制度具有合法性。这就是当代合法性理论所研究的核心问题。关于国家起源的理论,形态众多。我认为,欲从根本上澄清这一问题,就得一方面深入到人类文明的源头上去,另一方面从最有代表性的理论形态着手。于是,从中西两根线索上分别追索到柏拉图和儒学。我们发现,在强调其差别的前提下,人类的智慧在此表现出惊人的相似性。而在二者的对比之下,为今天的合法性探讨甚至文化策略都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柏拉图心目中的国家是一种彼岸国家,“我知道合意的城邦……是指的我们在理论中建立起来的那个城邦,那个理想中的城邦。但是我想这种城邦在地球上是找不到的。”1)因为他所追求的国家是绝对完善的,而绝对的事物在人间难以成形。所以他将探寻的目光伸向高远之处,“或许在天上建有它的一个原型……至于它在现在存在还是将来才能存在,都没关系。”2)非常明确地表明他所指示的方向是“可能”而非现实,更进一步说,即使是“不可能”也没关系,至少,它可以存在于我们的思想中。在这里,他认为国家不会源于人间而只能在天上找寻。于是,国家起源与“原型”(“理念”)学说紧密结合起来了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展开全文 APP阅读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点击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