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的基本与要径
要盖摩天大楼,必须有坚固的地基;要入汪洋大海,必先具有航海地图与罗盘;欲证究竟果觉,成就无上菩提,对于无上的圣教,必先有正确的基本认识。在修行的道路上,能辨别重要的途径,在佛教正道之中,居首位的便是正知正见。在密法中见,修,行,果,先有正见,才有正修。所以本文之目的,试图用浅显的道理与文句,指一指佛教的根本胜义与修行的要径。希望初机的同修,认清目标与道路,稳步前进。
(一)本师证悟的无上胜义谛——大教之源,万法之本。
当初本师释迦牟尼佛,舍弃了王位,舍弃了最美丽的眷属,舍弃了世间难舍的一切,只是因为大悲心切。他做太子时看见鸟吃虫子,看见众生为了生活而互相吞吃;又看到有老人,有病人,有死人,人有这么多的苦痛,老,病,死皆不能免,自己不能无动于衷,不能不去救度,于是就出家了。当时印度许多种外道,现在西方人学东方,对于印度的婆罗门外道(梵)还是学的。梵水平很高,相当于中国的老子。太子出家后,对所有的外道名师,一一参拜求学,但很快就达到老师的造谐,同老师相齐等了。再要前进,就须另找新老师了。于是从一个又一个,全都学遍了,仍是不行,只有靠自己。就在菩提树下,结吉祥草为座,发大誓愿,不证菩提不起于座。在腊八夜里,一眼看见明星豁然大悟,彻见本来。悟时开口的第一句:“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唯以妄想执著不能证得。”一切有生命有情感的生物,都具有如来(如来是佛十号之一,就是佛)的智慧与功德。佛就是觉者,最彻底的觉悟者。一切众生在迷惑之中,尚未觉悟,可是都已经具有如来的智慧和功德,这是在释迦牟尼佛之前,没有任何人说过的。中国人读四书五经,老子道德经,诸子百家,都没有这样的语言。老子是恍恍惚惚的有这么点体会,说道:“恍兮!恍兮!其中有物,吾不知其谁氏之子,象帝之先。”所以老子就比孔子高了。“唯以妄想执著不能证得”一切众生都有如来的智慧功德,怎么当前你不显出来呢?鸟还要吃虫子啊!虫子还要被鸟吃呀!你们不都是佛吗?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妄想执著的障碍,对于自身本具的智慧光明种种功德之相,不能证得。很简单,就这四个字:“妄想执著”。因为妄想,妄就是虚妄,就是错误的。近代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说:“物质,时间,空间,都是由于人的错觉,佛教则说由于妄想,因心在妄动,才看见万类万物。我们不但有妄想,而且执著。坚持所见,搞什么就著什么,抓著什么就粘在什么上头,摆脱不开。执是坚持,著是粘住。妄想是错误,执著是坚持错误。由于妄想执著,所以众生就不能证得。本有的佛性,本具的智慧德相完全显不出来。
本师世尊以上的开示,道破了宇宙的玄秘,也道尽了宇宙的玄秘,这是十方如来的心髓,是三大藏教的源泉,一切经论,一切修行法门,莫不从此推演而成,因此这是圣教的基本;一切法门的出发点,也即是一切法门的归止。一切莫不从此语流出,一切也莫不流归此语。一切众生,蠢动含灵,平等平等,同具如来智慧德相,也即是同具佛性。佛性即是妙明真心,法身如来,真如,实相等等。所以经云:“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无差别者是本体,凡事有体有相有用,在本体上无差别,可是在相用上就有差别。如来离妄,所以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