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华严经》——普世情怀与“大我”
作者:桑大鹏
在浩渺的大乘佛典里,作为佛法总纲的《华严经》对“有”的营建,超越了般若空宗因悟“空”而遁世修身的理路,而将主体对“空性”的领悟广泛播撒于丰富的救世事相中,表现了对社会、伦理、生活世界和个人幸福体验的深切关注。总体而言,华严精神在两个层面展开:向内体悟空性,向外拯救世间,这是主体同一个精神进路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在《华严经》看来,只有这两个层面的完美结合,才能成就一个“完成”的人,一个悲智双运、解行并重的“大我”。就其入世救世的取向而言,与儒家社会理想具有深刻的精神趋同性,而就其对主体自我的关注来说,
在浩渺的大乘佛典里,作为佛法总纲的《华严经》对“有”的营建,超越了般若空宗因悟“空”而遁世修身的理路,而将主体对“空性”的领悟广泛播撒于丰富的救世事相中,表现了对社会、伦理、生活世界和个人幸福体验的深切关注。总体而言,华严精神在两个层面展开:向内体悟空性,向外拯救世间,这是主体同一个精神进路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在《华严经》看来,只有这两个层面的完美结合,才能成就一个“完成”的人,一个悲智双运、解行并重的“大我”。就其入世救世的取向而言,与儒家社会理想具有深刻的精神趋同性,而就其对主体自我的关注来说,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展开全文
APP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