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宗教与科学对命运的诠释
作者:张国文
摘要:神话、宗教与科学看似对立,实则一脉相传,它们都是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解释;神话、宗教和科学对命运的诠释具有惊人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可以用四个字进行概括,那就是“因果报应”。
关键词:神话,宗教,科学,命运
古人对于命运的思考可能比对自然的思考还要多。人类的历史基本上是一部神话史,而这部神话史无不与命运发生关联。从契形文字、甲骨文到荷马史诗和史记,从星占学到人类基因组计划,处处都记载着人类与命运的抗争。在我国的神话里,人的寿命是由阎王掌管的,他的《生死簿》记载着每个人的出生和死亡时间,天神(或神)就是按照阎王的《生死簿》把持着阳间的进出口。在你该出生的时候天神会让你出生,到了《生死簿》记载你应该离开阳间的时候,即使你没有病也会无疾而终。孙悟空想长生不死,就跑到阎王那里去,偷出《生死簿》,把自己的名字给删除了。神话无疑是假的,孙悟空也是虚构的人物,要不然这位历尽艰险护送唐僧西天取经的大英雄,今天定会在全国各地做巡回演讲,当然他可能不会告诉我们他能够活到今天的秘密。孙悟空这个人物折射的是古人对命运的一种理解以及无奈的心态。
神话其实也是早期人类对自然现象的一种解释,【1】只不过这种解释比科学对自然的解释要远离真理一些。所以,如果科学要进行自我追根,那么它的鼻祖就是神话。洪荒时期的人类对许多自然现象,可能是百思不得其解。譬如,自然界为什么会刮风下雨?人类为什么会有生老病死?等等。起初,人们的解释可能是五花八门,十分幼稚,很难自圆其说。后来,有人引入“神”这个概念,于是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所以,神是人类为了解释自然和社会现象而引入的一种假设(或变量),就像20世纪初物理学家为了解释黑体辐射引入量子概念一样。这是一个简单而又明了的假设,有了“神”这个概念,就能够通俗地解释原来无法解释的一切。在几千年之前,如果不设计“神”,那么人类对绝大多数的自然和社会现象将无法理解,这对自尊的人类以及他们思维的发展将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引入“神”的概念之后,人类第一次对自然和社会现象做出了比较系统的解释。所以,神话是一个真正包罗万象的理论,当然它更是一种艺术;在这里,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神秘与美丽被和谐地糅合在一起。因此,说它是人类最伟大的天才的创造之一也不为过。今天,科学家也在追求一种科学“神话”,就是寻找一个让普通百姓也能够理解的宇宙终极理论。在科学神话中,“力”将代替“神”的地位,从一个统一的力出发,就可以解释我们世界的一切。轮椅上的天才霍金就确信存在着这样的理论。他在其通俗著作《时间简史》中写道:“如果我们确实发现了一套完整的理论,它应该在一般原理上及时让所有的人(而不仅仅是少数科学家)所理解。那时,我们所有人,包括哲学家、科学家以及普普通通的人,都能参加为何我们和宇宙存在问题的讨论。如果我们对此找到了答案,则将是人类理智的最终极的胜利——因为那时我们知道了上帝的精神。” 【2】
令人遗憾的是,科学家至今也未发现这样的科学“神话”。相反,科学理论在某些方面离大众是越来越远。在通俗方面,我们的科学确实需要向神话学习。
在神话这个美丽而又神秘的理论中,关于人的命运的诠释,可以用一个词来表示,那就是“因果报应”。神是一个公正的判官,他会把世上每个人的一言一行都毫无遗漏地记录在案。一个人不论在什么地方和什么时候,做了什么好事或者坏事,神都知道,甚至口中的言语,心里的想法,神也都了解,并据实记录下来。当然,神也不只是一个记流水账的书记员,他还在每时每刻地根据每个人所做的善事和恶事,对人进行及时地奖惩。如果一个人作恶多端,那么神就会削减他的寿数,让他短命,剥夺他的财产,使他贫贱,甚至令其百病缠身和遭受牢狱之灾等等;如果一个人不断地行善积德,那么神就会对他网开一面,让他荣华富贵,心想事成,享尽天年。一个人一生的贫贱和富贵、寿命的长短……总之,他遭到恶报和善报的程度与他的恶行和善为都成一定的比例。对此,《福寿论》有记载:“福者,造善之积也;祸者,造不善之积也。鬼神盖不能为人祸,亦不能致人之福,但人积不善之多而煞其命也。富贵者以轾势取为非分也,贫贱者以佞盗取为非分也。神而记之,人不知也。夫神记者,明有阴记之因。……三年五年十年二十年不过此;过此,神而追之,则死矣。” 【3】
这种神话虽然能够较好地说明一个人的寿命长短、贫富际遇与其行为之间的关系,但是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因为不论是哪个社会,都有不少积善行德的人遭到恶报,而有些作恶多端的人反而能够享尽人间荣华富贵。《列子.力命》就列举了一些这样的例子:彭祖这个人的才智并不比尧舜高,但是他却能活800岁;颜渊的才学决不比其他的人差,但他18岁就夭折了。孔子的道德胜过各国诸侯,但是他却在陈蔡受到困厄;殷纣的品行低于当时的三位贤人(箕子、微子、比干),但偏偏是他当上了国君。季札是贤人却在吴国没有得到一官半爵,而僭夺了齐国的田恒却能使自己的子孙独有齐国。伯夷叔齐这样的善人却在首阳山上饿死。鲁国不讲礼的季氏要远远富于该国的贤士展禽。这类现象的大量存在,对这种简单的“因果报应论”和天神的公正性提出了挑战。
于是,天才的古人又对“因果报应论”进行了修缮。他们把这一理论涵盖的时间范围由一代扩展到数代,即一个人在今世的行为举止,不仅会严格按照“因果报应”原则影响他本人今世的命运,而且还会影响到他的子孙后代以及他本人来世的命运。一个作恶之徒没有得到应有的报应,原因是他的祖辈或者他本人在前世积有厚德,他受到了荫庇,他的恶行在度上还没有超过其祖辈或者他本人前世所积的阴德;当他的罪恶超过了祖辈或者他本人前世所积的阴德的时候,报应就会落到他的身上,并且殃及他的子孙后代和他的来世。一个人行善得不到善报,原因是他的祖辈或者他本人前世给他留下了孽债,需要他今世来偿还,祖辈或者他本人前世的报应落到了他的身上,当他偿还了祖辈或者他本人前世所欠下的孽债之后,他就能够得到解脱,其子孙后代以及他的来世就不再受此恶债的困扰。
这种修缮并不只是异想天开的神来之笔,它除了能够警醒和鞭策世人外,也包含着古人长期实践经验的粗略总结。这样,因果报应理论在当时就无可挑剔了。所以,在历史上,不论是西方人还是东方人,不论是统治阶级还是贫民百姓,都十分虔诚地接受了因果理论。甚至直到今天仍然有为数不少的人还确信因果学说。
因果报应不仅是神话的主题,也是多数宗教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在佛教理论里,因果报应规律,犹如如来佛的巨掌,不论你是谁,也不论你的本事有多大,只要你还未成佛,都无法跳出这个因果规律的圈子。有什么样的因,就会有什么样的果,凡人丝毫不能勉强。任何因,不论大小,一定会产生它应有的果。任何微不足道的善为,只要能够持之以恒,都会逐渐积成一种习惯,形成一股很大的力量,惠人惠己,圆满功德;任何微小的恶行,只要做了,就会在灵魂深处烙上阴影,小恶积多了,就会渐渐养成大恶,滑向不可自拔的深渊。用佛教的术语讲就是“造业”,每一个“业”都将获得“果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佛教的这种善恶相报主要体现在“六道轮回”里。
所谓“六道轮回”,就是把世界上的生物分为六等,称为“六道”,由上至下,分别是:(1)天(神);(2)人;(3)阿修罗(魔神);(4)畜生;(5)鬼;(6)地狱。
每个人属于这六等中的那一等,是由他的善恶行为决定的。如果一个人一生一世做善事,他所得到的报应就是善报,他在来世将在“六道”中晋升,直至成为神;如果一个人一生尽做坏事,来世他就会被降级,或为魔,或为畜生,或为饿鬼,甚至被打入18层地狱,到底下降到那一等级,要视此人作恶的程度而定,罪恶越大,降得就越多。不仅人不能逃脱这种“六道轮回”的因果报应,而且凡是有生命的东西都被纳入这“六道”中升降循环。【4】
但是,佛教的最终目的并不是鼓励一切生灵向高的等级攀爬,直至成为“神”。神虽然尊贵,但仍处六道之中,也免不了轮回之苦。所以,佛教的最高理想是通过觉悟达到涅槃境界,“修成正果”,跳出生死苦海。
然而,对于大众来说,成佛并非易事,他们更关心自己的行为会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后果,所以佛教的最高追求并没有它的轮回报应理论深入人心。在中国,即使没有皈依佛门的普通百姓,对轮回报应理论也都略知一二,不少人笃信不疑。
佛教的轮回报应和神话的因果报应之所以能够深入人心,影响社会,就在于它们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各种社会现象,而且还可以不断地激发和光大人性中最为宝贵的东西,给人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正是由于神话和宗教在张扬人性方面有其独到之处,所以它们即使在当今强大的科学技术的猛烈进攻之下,仍然能够镇定自若,保持活力。
今天,科学对命运的诠释与神话和宗教相比在某些方面似乎显得更加苍白。关于命运,科学至今还没有一个完整的统一的说法。当然,科学就是科学,对于目前还不能很好解释的东西,科学不会去打肿脸充胖子,胡诌一通。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对于已经明了的东西,即使不合乎情理和人心的需要,科学也不会隐瞒。这就是科学之为科学,科学不同于神话之所在。然而,科学与宗教和神话并非总是对立的。从根本上说,不论是神话、宗教,还是科学,它们都是对世界的一种解释或理解,并且这种解释或理解基本上与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今天的科学,尤其是生物学,并没有否认因果链条的存在。最新的研究甚至表明,因果报应可能是宇宙的普遍规律。
回顾一下科学发展的历史轨迹,你就会发现科学对命运的解释也是一个不断深化和完善的过程。在达尔文开创了生物学革命以后,人们对人类在宇宙中的位置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我们这些被一些人称为裸猿的动物,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的。如果一个人拉着他老爸的手,他的老爸再拉着他的爷爷的手,他的爷爷再拉着他的曾祖父的手……这样不断地拉下去,那么这个手拉手的队伍中将会出现猿人、猴子、恐龙、文昌鱼等生物,最终拉到的将是一个单细胞生物。所有的生物有一个共同的祖先,我们地球上的几百万种现存生物和已经灭绝了的上亿种生物都是由这个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的。在这个进化树上,如果将所有生物按照进化的顺序从低级到高级进行排列,那么将有连续不断的无数个等级,远远多于佛教所规定的“六道”。生物的进化等级与佛教的“六道”在某些方面也有相似性。“六道”的级别是与轮回报应相对应的,而进化的等级则对应着突变、适应等一系列因果链条。
在距今6—5亿年间,生命只是在海洋里折腾。我国科学家在云南澄江的化石群中发现了距今5.3亿年的大量生物,共40多个门类80多种动物,有节肢类、脊索类、叶足类、腕足类和奇虾类等【5】。它们都无一例外地生活在海洋里。陆地上则十分寂静,几乎没有生命。后来,有少数海洋动物,如总鳍鱼,它们不安于水中生活,大胆地跃上海岸,在潮湿的陆地上进行短暂地逗留,如此反复地在岸边和海洋之间跳来跳去,天长日久,它们在岸上逗留的时间就越来越长,慢慢地它们的呼吸便发生了变化,有了肺和鳃等适应于水陆的器官,并在反复进行的水陆运动中发育出了坚强的肉质鳍。在气候干燥、水源枯竭的环境中,总鳍鱼类中的某些种类不断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用肉质鳍爬行;漫漫地肉质鳍就转化为四肢,腮被废弃,肺功能得到完善和加强。于是,在晚古生代,总鳍鱼进化为两栖动物,到了石灰纪前后则进一步演化成爬行类动物。
在中生代,爬行动物一统天下,其中最著名就是恐龙,它们在距今2.25亿年—6500万年间。在6500万年前后,恐龙及众多的爬行动物在地球上消失了,代之而起的是鸟类和哺乳类。据研究,鸟类是小型食肉性恐龙的后裔。1996年,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员季强和中国地质博物馆研究员姬书安等人在研究辽西发掘的中生代动物化石中发现了几种长羽毛状结构和羽毛的恐龙化石,它为鸟类起源于恐龙提供了直接的证据。【6】当然,长有羽毛的恐龙身体不可能很大,否则,它们是飞不起来的。关于恐龙羽毛的起源,一般认为,有些恐龙喜欢栖息在树上或者生活在高坡上,由于生存需要,它们经常展开前肢,作滑翔运动,久而久之,导致骨骼变轻,前肢长出羽毛并演化成翅膀。【7】
所以,不论是海洋动物占领陆地,还是陆地动物霸占天空,都是这些动物的祖先敢于冒险,不断尝试和奋斗的结果。如果当初没有什么动物敢从海洋跃上陆地,也没有什么动物敢从高耸的树上或高坡滑下,那么陆地和天空也许不会像今天这样喧嚣。这正是有什么样的因,就会有什么样的果。
人之所以进化为人,也是由于人类的祖先的行为“因”而导致的结果,或者说是南方古猿为我们积了“阴德”。在2000万年以前,地球的气候温暖、湿润,森林遍布欧亚大陆,动植物资源丰富,以森林为栖息之地的灵长类动物,生存环境优越,基本上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现在的黑猩猩、猩猩、大猩猩和长臂猿等类人猿与南方古猿——我们的祖先还是平起平坐的同类,它们都生活在非洲广袤的森林之中,只是在大约五百万年前它们才分道扬镳。那时,地球的气候突然发生了巨变,天气越来越冷、越来越干燥,森林大面积消失,代之而起的是一望无际的空旷之地。森林减少了,果实也少了,森林中的居民便显得十分拥挤,食物得不到保障。于是,南方古猿舍弃了栖息数百万年的森林,来到了开阔的草原。就这么一小步,就决定了南方古猿子孙后代的命运与其他类人猿后代的命运迥然不同。正是由于走上了旷野,南方古猿才渐渐地直立起来,进化成为直立人;正是由于直立起来了,它们才能够腾出双手制造工具,进行劳动;……正是由于这一切的一切,南方古猿的后嗣才心灵手巧,智力发达,并最终使他们的命运与其他生物显著不同——他们统治了整个地球,并且把地球上的生物送到了其他的天体。【8】
而黑猩猩、猩猩、大猩猩和长臂猿等类人猿则不愿放弃它们生活惯了的森林,它们随着森林的退却而退却,依然做着森林居民,至今它们的命运与几百万年前也没有什么大的区别。
当然,人类从类人猿进化成现代人,并不是发生在走出森林的瞬息之间,而是一个十分漫长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几代甚至几十代之间也许看不出什么明显的差异,但是在微观上,每一代确实较前一代发生了变化,就是通过这些我们看不见的变化的逐渐积累,数百万年或者数十万年以后,我们就与我们的祖先有了明显的不同。这种变化和积累今天仍然在发生作用,它使我们能够不断地超越我们的祖先。
总之,你之所以是现在这个样子的你,是因为你的一连串祖先塑造了你。今天,我们的任何努力或懒散、善行或恶为,也都有可能影响到我们后代的命运。所以,如果你对自己的后代负责,想他们有一个好的命运,就必须谨慎行事。
参考文献
【1】.[英]维罗妮卡•艾恩斯著,杜文燕译.神话的历史.太原:希望出版社,2003:10—36。
【2】.[英]史蒂芬•霍金著,许明贤 吴忠超译.《时间简史》.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3:154。
【3】.唐大潮等译著,劝善书今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37—40。
【4】.冯禹著 《天与人——中国历史上的天人关系》 重庆出版社,1990:130—133。
【5】. 蒋平 郭聪,脊椎动物的起源与演化研究进展(图版Ⅷ,Ⅸ)。四川动物.2004.23(3).
【6】. 季强,鸟类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起源与演化.江苏地质.2002.26(4).
【7】.李难主编 《生物进化论》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2:64—86。
【8】.约翰.格瑞宾 玛丽.格瑞宾著 《生而为人——从进化舞台走来》 海拉尔市: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8:145—228。
摘要:神话、宗教与科学看似对立,实则一脉相传,它们都是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解释;神话、宗教和科学对命运的诠释具有惊人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可以用四个字进行概括,那就是“因果报应”。
关键词:神话,宗教,科学,命运
古人对于命运的思考可能比对自然的思考还要多。人类的历史基本上是一部神话史,而这部神话史无不与命运发生关联。从契形文字、甲骨文到荷马史诗和史记,从星占学到人类基因组计划,处处都记载着人类与命运的抗争。在我国的神话里,人的寿命是由阎王掌管的,他的《生死簿》记载着每个人的出生和死亡时间,天神(或神)就是按照阎王的《生死簿》把持着阳间的进出口。在你该出生的时候天神会让你出生,到了《生死簿》记载你应该离开阳间的时候,即使你没有病也会无疾而终。孙悟空想长生不死,就跑到阎王那里去,偷出《生死簿》,把自己的名字给删除了。神话无疑是假的,孙悟空也是虚构的人物,要不然这位历尽艰险护送唐僧西天取经的大英雄,今天定会在全国各地做巡回演讲,当然他可能不会告诉我们他能够活到今天的秘密。孙悟空这个人物折射的是古人对命运的一种理解以及无奈的心态。
神话其实也是早期人类对自然现象的一种解释,【1】只不过这种解释比科学对自然的解释要远离真理一些。所以,如果科学要进行自我追根,那么它的鼻祖就是神话。洪荒时期的人类对许多自然现象,可能是百思不得其解。譬如,自然界为什么会刮风下雨?人类为什么会有生老病死?等等。起初,人们的解释可能是五花八门,十分幼稚,很难自圆其说。后来,有人引入“神”这个概念,于是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所以,神是人类为了解释自然和社会现象而引入的一种假设(或变量),就像20世纪初物理学家为了解释黑体辐射引入量子概念一样。这是一个简单而又明了的假设,有了“神”这个概念,就能够通俗地解释原来无法解释的一切。在几千年之前,如果不设计“神”,那么人类对绝大多数的自然和社会现象将无法理解,这对自尊的人类以及他们思维的发展将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引入“神”的概念之后,人类第一次对自然和社会现象做出了比较系统的解释。所以,神话是一个真正包罗万象的理论,当然它更是一种艺术;在这里,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神秘与美丽被和谐地糅合在一起。因此,说它是人类最伟大的天才的创造之一也不为过。今天,科学家也在追求一种科学“神话”,就是寻找一个让普通百姓也能够理解的宇宙终极理论。在科学神话中,“力”将代替“神”的地位,从一个统一的力出发,就可以解释我们世界的一切。轮椅上的天才霍金就确信存在着这样的理论。他在其通俗著作《时间简史》中写道:“如果我们确实发现了一套完整的理论,它应该在一般原理上及时让所有的人(而不仅仅是少数科学家)所理解。那时,我们所有人,包括哲学家、科学家以及普普通通的人,都能参加为何我们和宇宙存在问题的讨论。如果我们对此找到了答案,则将是人类理智的最终极的胜利——因为那时我们知道了上帝的精神。” 【2】
令人遗憾的是,科学家至今也未发现这样的科学“神话”。相反,科学理论在某些方面离大众是越来越远。在通俗方面,我们的科学确实需要向神话学习。
在神话这个美丽而又神秘的理论中,关于人的命运的诠释,可以用一个词来表示,那就是“因果报应”。神是一个公正的判官,他会把世上每个人的一言一行都毫无遗漏地记录在案。一个人不论在什么地方和什么时候,做了什么好事或者坏事,神都知道,甚至口中的言语,心里的想法,神也都了解,并据实记录下来。当然,神也不只是一个记流水账的书记员,他还在每时每刻地根据每个人所做的善事和恶事,对人进行及时地奖惩。如果一个人作恶多端,那么神就会削减他的寿数,让他短命,剥夺他的财产,使他贫贱,甚至令其百病缠身和遭受牢狱之灾等等;如果一个人不断地行善积德,那么神就会对他网开一面,让他荣华富贵,心想事成,享尽天年。一个人一生的贫贱和富贵、寿命的长短……总之,他遭到恶报和善报的程度与他的恶行和善为都成一定的比例。对此,《福寿论》有记载:“福者,造善之积也;祸者,造不善之积也。鬼神盖不能为人祸,亦不能致人之福,但人积不善之多而煞其命也。富贵者以轾势取为非分也,贫贱者以佞盗取为非分也。神而记之,人不知也。夫神记者,明有阴记之因。……三年五年十年二十年不过此;过此,神而追之,则死矣。” 【3】
这种神话虽然能够较好地说明一个人的寿命长短、贫富际遇与其行为之间的关系,但是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因为不论是哪个社会,都有不少积善行德的人遭到恶报,而有些作恶多端的人反而能够享尽人间荣华富贵。《列子.力命》就列举了一些这样的例子:彭祖这个人的才智并不比尧舜高,但是他却能活800岁;颜渊的才学决不比其他的人差,但他18岁就夭折了。孔子的道德胜过各国诸侯,但是他却在陈蔡受到困厄;殷纣的品行低于当时的三位贤人(箕子、微子、比干),但偏偏是他当上了国君。季札是贤人却在吴国没有得到一官半爵,而僭夺了齐国的田恒却能使自己的子孙独有齐国。伯夷叔齐这样的善人却在首阳山上饿死。鲁国不讲礼的季氏要远远富于该国的贤士展禽。这类现象的大量存在,对这种简单的“因果报应论”和天神的公正性提出了挑战。
于是,天才的古人又对“因果报应论”进行了修缮。他们把这一理论涵盖的时间范围由一代扩展到数代,即一个人在今世的行为举止,不仅会严格按照“因果报应”原则影响他本人今世的命运,而且还会影响到他的子孙后代以及他本人来世的命运。一个作恶之徒没有得到应有的报应,原因是他的祖辈或者他本人在前世积有厚德,他受到了荫庇,他的恶行在度上还没有超过其祖辈或者他本人前世所积的阴德;当他的罪恶超过了祖辈或者他本人前世所积的阴德的时候,报应就会落到他的身上,并且殃及他的子孙后代和他的来世。一个人行善得不到善报,原因是他的祖辈或者他本人前世给他留下了孽债,需要他今世来偿还,祖辈或者他本人前世的报应落到了他的身上,当他偿还了祖辈或者他本人前世所欠下的孽债之后,他就能够得到解脱,其子孙后代以及他的来世就不再受此恶债的困扰。
这种修缮并不只是异想天开的神来之笔,它除了能够警醒和鞭策世人外,也包含着古人长期实践经验的粗略总结。这样,因果报应理论在当时就无可挑剔了。所以,在历史上,不论是西方人还是东方人,不论是统治阶级还是贫民百姓,都十分虔诚地接受了因果理论。甚至直到今天仍然有为数不少的人还确信因果学说。
因果报应不仅是神话的主题,也是多数宗教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在佛教理论里,因果报应规律,犹如如来佛的巨掌,不论你是谁,也不论你的本事有多大,只要你还未成佛,都无法跳出这个因果规律的圈子。有什么样的因,就会有什么样的果,凡人丝毫不能勉强。任何因,不论大小,一定会产生它应有的果。任何微不足道的善为,只要能够持之以恒,都会逐渐积成一种习惯,形成一股很大的力量,惠人惠己,圆满功德;任何微小的恶行,只要做了,就会在灵魂深处烙上阴影,小恶积多了,就会渐渐养成大恶,滑向不可自拔的深渊。用佛教的术语讲就是“造业”,每一个“业”都将获得“果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佛教的这种善恶相报主要体现在“六道轮回”里。
所谓“六道轮回”,就是把世界上的生物分为六等,称为“六道”,由上至下,分别是:(1)天(神);(2)人;(3)阿修罗(魔神);(4)畜生;(5)鬼;(6)地狱。
每个人属于这六等中的那一等,是由他的善恶行为决定的。如果一个人一生一世做善事,他所得到的报应就是善报,他在来世将在“六道”中晋升,直至成为神;如果一个人一生尽做坏事,来世他就会被降级,或为魔,或为畜生,或为饿鬼,甚至被打入18层地狱,到底下降到那一等级,要视此人作恶的程度而定,罪恶越大,降得就越多。不仅人不能逃脱这种“六道轮回”的因果报应,而且凡是有生命的东西都被纳入这“六道”中升降循环。【4】
但是,佛教的最终目的并不是鼓励一切生灵向高的等级攀爬,直至成为“神”。神虽然尊贵,但仍处六道之中,也免不了轮回之苦。所以,佛教的最高理想是通过觉悟达到涅槃境界,“修成正果”,跳出生死苦海。
然而,对于大众来说,成佛并非易事,他们更关心自己的行为会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后果,所以佛教的最高追求并没有它的轮回报应理论深入人心。在中国,即使没有皈依佛门的普通百姓,对轮回报应理论也都略知一二,不少人笃信不疑。
佛教的轮回报应和神话的因果报应之所以能够深入人心,影响社会,就在于它们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各种社会现象,而且还可以不断地激发和光大人性中最为宝贵的东西,给人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正是由于神话和宗教在张扬人性方面有其独到之处,所以它们即使在当今强大的科学技术的猛烈进攻之下,仍然能够镇定自若,保持活力。
今天,科学对命运的诠释与神话和宗教相比在某些方面似乎显得更加苍白。关于命运,科学至今还没有一个完整的统一的说法。当然,科学就是科学,对于目前还不能很好解释的东西,科学不会去打肿脸充胖子,胡诌一通。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对于已经明了的东西,即使不合乎情理和人心的需要,科学也不会隐瞒。这就是科学之为科学,科学不同于神话之所在。然而,科学与宗教和神话并非总是对立的。从根本上说,不论是神话、宗教,还是科学,它们都是对世界的一种解释或理解,并且这种解释或理解基本上与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今天的科学,尤其是生物学,并没有否认因果链条的存在。最新的研究甚至表明,因果报应可能是宇宙的普遍规律。
回顾一下科学发展的历史轨迹,你就会发现科学对命运的解释也是一个不断深化和完善的过程。在达尔文开创了生物学革命以后,人们对人类在宇宙中的位置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我们这些被一些人称为裸猿的动物,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的。如果一个人拉着他老爸的手,他的老爸再拉着他的爷爷的手,他的爷爷再拉着他的曾祖父的手……这样不断地拉下去,那么这个手拉手的队伍中将会出现猿人、猴子、恐龙、文昌鱼等生物,最终拉到的将是一个单细胞生物。所有的生物有一个共同的祖先,我们地球上的几百万种现存生物和已经灭绝了的上亿种生物都是由这个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的。在这个进化树上,如果将所有生物按照进化的顺序从低级到高级进行排列,那么将有连续不断的无数个等级,远远多于佛教所规定的“六道”。生物的进化等级与佛教的“六道”在某些方面也有相似性。“六道”的级别是与轮回报应相对应的,而进化的等级则对应着突变、适应等一系列因果链条。
在距今6—5亿年间,生命只是在海洋里折腾。我国科学家在云南澄江的化石群中发现了距今5.3亿年的大量生物,共40多个门类80多种动物,有节肢类、脊索类、叶足类、腕足类和奇虾类等【5】。它们都无一例外地生活在海洋里。陆地上则十分寂静,几乎没有生命。后来,有少数海洋动物,如总鳍鱼,它们不安于水中生活,大胆地跃上海岸,在潮湿的陆地上进行短暂地逗留,如此反复地在岸边和海洋之间跳来跳去,天长日久,它们在岸上逗留的时间就越来越长,慢慢地它们的呼吸便发生了变化,有了肺和鳃等适应于水陆的器官,并在反复进行的水陆运动中发育出了坚强的肉质鳍。在气候干燥、水源枯竭的环境中,总鳍鱼类中的某些种类不断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用肉质鳍爬行;漫漫地肉质鳍就转化为四肢,腮被废弃,肺功能得到完善和加强。于是,在晚古生代,总鳍鱼进化为两栖动物,到了石灰纪前后则进一步演化成爬行类动物。
在中生代,爬行动物一统天下,其中最著名就是恐龙,它们在距今2.25亿年—6500万年间。在6500万年前后,恐龙及众多的爬行动物在地球上消失了,代之而起的是鸟类和哺乳类。据研究,鸟类是小型食肉性恐龙的后裔。1996年,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员季强和中国地质博物馆研究员姬书安等人在研究辽西发掘的中生代动物化石中发现了几种长羽毛状结构和羽毛的恐龙化石,它为鸟类起源于恐龙提供了直接的证据。【6】当然,长有羽毛的恐龙身体不可能很大,否则,它们是飞不起来的。关于恐龙羽毛的起源,一般认为,有些恐龙喜欢栖息在树上或者生活在高坡上,由于生存需要,它们经常展开前肢,作滑翔运动,久而久之,导致骨骼变轻,前肢长出羽毛并演化成翅膀。【7】
所以,不论是海洋动物占领陆地,还是陆地动物霸占天空,都是这些动物的祖先敢于冒险,不断尝试和奋斗的结果。如果当初没有什么动物敢从海洋跃上陆地,也没有什么动物敢从高耸的树上或高坡滑下,那么陆地和天空也许不会像今天这样喧嚣。这正是有什么样的因,就会有什么样的果。
人之所以进化为人,也是由于人类的祖先的行为“因”而导致的结果,或者说是南方古猿为我们积了“阴德”。在2000万年以前,地球的气候温暖、湿润,森林遍布欧亚大陆,动植物资源丰富,以森林为栖息之地的灵长类动物,生存环境优越,基本上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现在的黑猩猩、猩猩、大猩猩和长臂猿等类人猿与南方古猿——我们的祖先还是平起平坐的同类,它们都生活在非洲广袤的森林之中,只是在大约五百万年前它们才分道扬镳。那时,地球的气候突然发生了巨变,天气越来越冷、越来越干燥,森林大面积消失,代之而起的是一望无际的空旷之地。森林减少了,果实也少了,森林中的居民便显得十分拥挤,食物得不到保障。于是,南方古猿舍弃了栖息数百万年的森林,来到了开阔的草原。就这么一小步,就决定了南方古猿子孙后代的命运与其他类人猿后代的命运迥然不同。正是由于走上了旷野,南方古猿才渐渐地直立起来,进化成为直立人;正是由于直立起来了,它们才能够腾出双手制造工具,进行劳动;……正是由于这一切的一切,南方古猿的后嗣才心灵手巧,智力发达,并最终使他们的命运与其他生物显著不同——他们统治了整个地球,并且把地球上的生物送到了其他的天体。【8】
而黑猩猩、猩猩、大猩猩和长臂猿等类人猿则不愿放弃它们生活惯了的森林,它们随着森林的退却而退却,依然做着森林居民,至今它们的命运与几百万年前也没有什么大的区别。
当然,人类从类人猿进化成现代人,并不是发生在走出森林的瞬息之间,而是一个十分漫长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几代甚至几十代之间也许看不出什么明显的差异,但是在微观上,每一代确实较前一代发生了变化,就是通过这些我们看不见的变化的逐渐积累,数百万年或者数十万年以后,我们就与我们的祖先有了明显的不同。这种变化和积累今天仍然在发生作用,它使我们能够不断地超越我们的祖先。
总之,你之所以是现在这个样子的你,是因为你的一连串祖先塑造了你。今天,我们的任何努力或懒散、善行或恶为,也都有可能影响到我们后代的命运。所以,如果你对自己的后代负责,想他们有一个好的命运,就必须谨慎行事。
参考文献
【1】.[英]维罗妮卡•艾恩斯著,杜文燕译.神话的历史.太原:希望出版社,2003:10—36。
【2】.[英]史蒂芬•霍金著,许明贤 吴忠超译.《时间简史》.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3:154。
【3】.唐大潮等译著,劝善书今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37—40。
【4】.冯禹著 《天与人——中国历史上的天人关系》 重庆出版社,1990:130—133。
【5】. 蒋平 郭聪,脊椎动物的起源与演化研究进展(图版Ⅷ,Ⅸ)。四川动物.2004.23(3).
【6】. 季强,鸟类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起源与演化.江苏地质.2002.26(4).
【7】.李难主编 《生物进化论》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2:64—86。
【8】.约翰.格瑞宾 玛丽.格瑞宾著 《生而为人——从进化舞台走来》 海拉尔市: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8:145—228。
展开全文
APP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