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顗“三谛圆融”的学术分析

作者:李四龙
提要:三谛圆融,是天台宗实相论的根本原理。本文追溯了南北朝的二谛义之争,从中抽绎三谛思想的理论源起,论证法华圆教里的三谛就是二谛,揭示三谛圆融的实质就是圆融相即,说明智顗的实相论调和了言教和境理的矛盾,达到了本体论与真理论的统一。

主题词:三谛圆融

二谛问题,是南北朝佛教的中心话题之一。在这种佛学背景下,天台宗创始人智顗(538-597)提出了三谛圆融,解决了当时二谛义讨论中悬而未决的摄法与相即问题,使之成为天台宗实相论的根本原理。

一、南北朝二谛义的两个问题

从东晋开始,由于《道行经》、《放光经》等早期汉译般若经的流传,二谛思想一直受到中国僧人的极大关注,譬如,六家七宗都有他们自己的二谛义。到了南北朝初期,有宗经典的传入,特别是《涅槃经》的广泛传播,致使对二谛的理解有了新的视角。在南朝齐梁之际,在梁昭明太子萧统(501-531)的组织下,出现了所谓二十三家二谛义,盛况空前。
在各种佛典里,般若经系统的《中论》,对二谛的解释最具有权威性,也是当时普遍接受的观点。龙树在观四谛品里说:

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一以世俗谛,二第一义谛。若人不能知,分别于二谛,则于深佛法,不知真实义1。

青目的注释说:世俗谛者,一切法性空,而世间颠倒故生虚妄法,于世间是实;诸贤圣真知颠倒性,故知一切法皆空无生,于圣人是第一义谛名为实。诸佛依是二谛而为众生说法,若人不能如实分别二谛,则于甚深佛法,不知实义。2因此,二谛用来说明佛教的真实义,凡夫和圣人对佛教所谓的真实有不同的理解,产生了世俗谛和第一义谛的差别。诸佛菩萨之所以依照二谛说法,就是要转凡成圣,使得众生割舍对于虚妄法的执著,体认一切皆空的道理。

鸠摩罗什(343-413)译出《中论》以后,对于二谛的理解,基本上体现了般若性空思想。后来,涅槃佛性、如来藏思想逐渐流行,这种局面开始发生变化,出现了新的理论问题需要中国僧人回答。在当时各派论师的论战里,有两个问题比较集中,一是摄法,一是相即。

1、摄法尽不尽的问题

《涅槃经》流行以后,人们自然就会关心,佛教所要追求的涅?,最后证得的佛果、佛德,能不能用二谛说明?有人主张涅?属于真谛,有人则主张涅槃出二谛外。这也就是问,二谛能不能包括所有的事物,譬如涅槃、佛果?

涅槃师宝亮(444-509)主张真如出二谛外3,有的成实师亦持相似的观点,认为二谛摄法不尽。根据智顗、吉藏(549-623)的记载,开善寺智藏(458-522)主张二谛摄法尽,佛果不出二谛外4;庄严寺僧竁(467-527)认为,二谛摄法不尽,佛果非真非俗,引用《仁王经》的话说超出二谛外,主张设立第三谛5。智藏、僧竁这两位梁代大和尚,在二谛问题上争执不下,后人称之为风流二谛,形容他们的主张让人有些捉摸不透。

从现存的文献来看,僧竁是最早明确提出三谛的中国僧人。根据《广弘明集》的记载,当时他问萧统:世俗心中所得空解,为是真解,为是俗解?萧统回答说,这是相似解,普通人修行学佛,一方面要修习无生法门,他的认识不能等同于一般人的俗解,另一方面又没有掌握无生法忍,他的认识也不能等同于诸佛菩萨的真解,其实这是非真非俗的认识。僧竁因此提出,如果这种能照之智是非真非俗的,那么,所照之境也应该是非真非俗的,而不仅仅是一真一俗,应在真俗二谛之外还有第三谛。这位昭明太子断然否定有第三谛,认为涅槃之时所照之境既即无生,这个无生的境界就是真谛,用不着设立第三谛6。萧统直接从境理的角度去理解二谛,并不关注众生本身就具备的认识能动性。

在佛教看来,众生的能照之智或能知之智是一种因行,而所照之境或所知之境是一种果德。众生通过正确认识,体会宇宙人生的真实相状,就有可能达到佛教里所说的解脱或涅槃境界。在佛性、如来藏思想的影响下,齐梁之际,不少僧人已经相信,众生本来就有这种转凡成圣的主观能力。僧竁关注世俗人心里对空的理解,从能照之智推论出应该有第三谛,把问题从佛教的本体论(境理)延伸到佛教的认识论(智解),直接从众生的认识能力来把握佛教的根本目的,而不是抽象地谈论真俗两种不同的境界。他的这种努力,其实反映了当时中国僧人融合涅?佛性思想的企图,但是,他们还没有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理路,统摄包括佛果在内的一切佛法。

我们还可以进一步说,僧竁之所以提出第三谛,表明了当时对二谛相即论证不足,凡圣被视为两种不同的境界,尽管大家承认一阐提人皆有佛性,但对众生转凡成圣的可能性,还是缺乏合理的解释。

2、二谛如何相即的问题

二谛究竟是指凡圣两种不同的境界,还是指诸佛菩萨教化众生的两种方法?世谛对于凡夫、第一义谛对于圣人,两者都是真实不虚的,既可以指他们的修行境界,也可以指呈现在他们视野里的世界图景,这就是从境理的角度理解二谛,所谓境理二谛;还有一种,就是从言教的角度理解二谛,所谓言教二谛,诸佛菩萨教化众生,二谛的真实性,在于能够契合凡夫与圣人两种不同的根机,表明对于不同的众生要有不同的施教方法。吉藏后来把前一种二谛称为于二谛,把后一种二谛称为教二谛。

历代的二谛义,在这一点上争议很大,集中反映在成实师与三论师之间的矛盾里。三论师认为,境理二谛无法解释二谛相即,圣人凡夫各有境界,如何相即?言教二谛则可以在理上相即,做到有理有教,吉藏说,诸佛可以依二于谛说二教谛。成实师对此无法作出有效回应,梁代成实师的风光,到了陈代也只能让给三论师了。其实,我们必须明白,三论师所说的理,是言教方法的合理性、正确性,指的是不偏不倚的中道;成实师的理是缘起法的理则,就是般若学的性空。而且,境理二谛并非不能解释二谛相即,成实师可以从本末、体用、有无等角度,说明现象与本质的统一。

这两个学派彼此的指责,都有他们自身合理的一面,同时也有他们偏执一词的地方。成实师过多地强调二谛的本体论意义,忽略了认识论问题,对于二谛的认识过程,尤其是对众生转凡成圣的能力,基本上没有涉及。三论师坚守罗什以降般若学的传统,谈到了二谛里面的认识活动,但是,境理问题却被忽略了。其实,境与智是不能分开解释的,智顗后来整合了他们之间的合理成分,兼顾佛教的本体论与认识论两方面的内涵。

所以,随着佛性论与如来藏思想的传播,中国僧人试图融合般若学与涅槃学,想用二谛来统摄一切佛法,说明真俗二谛相即不二。但是,二谛能否摄尽一切佛法,通过什么途径相即不二,使得一切众生有转凡成圣的可能?在智顗以前,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南北朝中后期的中国僧人。我们现在用两小节说明,智顗如何克服了当时的理论难题。

二、二谛与三谛

智顗后来批评僧竁的'第三谛其实进不成三、,既不能归在二谛,也不能归在三谛里7。在天台宗所谓的法华圆教里,二谛其实就是三谛,都属于妙法之列,代表了《涅槃经》一实谛或《法华经》一佛乘的境界。南北朝佛教所关心的摄法问题,在这种境界里也就不成问题。

二谛和三谛的差别,在智顗看来,只是存于三藏教、通教和别教里,它们所指的内容并不相同,代表不同的修行阶位。所以二谛或三谛,按照四教的次序逐级演进,智靑:一、三藏教但诠二谛之理……二、通教亦但诠二谛之理……三、别教别诠三谛之理……四、圆教圆诠三谛之理。8藏、通二教没有第三谛,只能谈论二谛,别、圆二教有第三谛,但三谛之间的关系有所不同。所以,智顗根据四教义的判教理论,从境理的角度,提出了七种二谛和五种三谛。
1、七种二谛

对于以前的各种二谛义,尤其是成实师、三论师的观点,智顗表现出明显的不满,把它们统称为随情说二谛。他说:

夫二谛者,名出众经而其理难晓。世间纷纭,由来硕诤。……梁世成论,执世谛不同,或言世谛名、用、体皆有,或但名、用而无于体,或但有名而无体用。陈世中论破立不同,或破古来二十三家明二谛义,自立二谛义;或破他竟约四假明二谛。古今异执,各引证据,自保一文,不信余说9。

成实师的二十三家二谛义,或者三论师所作的反驳,只是自保一文,不信余说,随情说说而已,彼此都寻章摘句,缺乏系统而又全面的认识。

智顗的二谛义,首先是区分出所谓四种正二谛。在《四教义》里,智靑按《中论》四句说法的方式,把二谛分为四种:理外不相即、理外相即、理内不相即、理内相即二谛。如果真谛不是佛性,就是理外二谛,分出理外不相即和理外相即两种:理外不相即二谛,亦称生灭二谛,指色灭方空的空有关系,这是析法空的思想;理外相即二谛,亦称无生二谛,指即色是空的空有关系,这是体法空的思想。如果真谛即是佛性,就是理内二谛,同样可以分出理内不相即与理内相即两种;理内不相即二谛,亦称无量二谛,世俗谛和第一义谛都有无量相;理内相即二谛,亦称无作二谛,无作苦集灭道四谛,既是世谛,也是一实谛、第一义谛10。
这里非常清楚地体现了,《涅槃经》对智顗二谛思想的影响。他虽然采用了《中论》的方法,但是,用这种方法得到的四种二谛,居然与《涅?经》圣行品所说的四谛联系在一起,即生灭二谛、无生二谛无量二谛无作二谛;并且他把真谛与佛性是否相即,作为判别理内与理外依据,实际上是用二谛统摄佛果。

这四种正二谛,亦称藏二谛、通二谛、别二谛、圆二谛,分别代表三藏教、通教、别教、圆教的二谛。在此基础上,加上三种过渡性的二谛,依次形成七种二谛,藏二谛、通二谛、别接通二谛、圆接通二谛、别二谛、圆接别二谛、圆二谛。接亦作入,三种过渡性二谛也作别入通二谛、圆入通二谛、圆接别二谛;这七种二谛按照四教的纵向关系排列而成,彼此接引而向一实谛。

藏二谛,以实有为俗谛,以灭除实有为真谛。智顗认为,实有二谛属于粗法,只是半字法门,用来接引那些根器迟钝的人破除各种戏论,实际上并不足以构成二谛。

通二谛以幻有为俗谛,以幻有空为真谛。智顗认为,如幻二谛是满字法门,用来教化那些根器锐利的人认识诸法实相,这是通教、别教、圆教三教菩萨共通的法门,比起第一种二谛,属于妙法,比起后面几种二谛,属于粗法,因为只见到空,没有见到不空,因此见到的只是但空。

别接通二谛,以幻有为俗谛,以即幻有空、不空为真谛。这里的俗谛与通二谛一样,看到了各种现象的假有,不同的是,它不仅看到性空,而且看到不空。从止观实践来看,所谓别接通,就是修完从假入空观、从空入假观以后,还要进一步修习中道第一义观,在破除真俗两谛的烦恼以后,通教二乘还需要第三观进一步破除无明11,用别教的中道接引通教菩萨12。

圆接通二谛,以幻有为俗谛,以幻有即空不空、一切法趣空不空为真谛。这里的俗谛和通二谛一样,不同的是,在空、有不二以外,这里的真谛还要统摄一切法。所谓圆接通,就是用圆教的中道接引通教菩萨。

别二谛,以幻有、幻有即空为俗谛,以不有不空为真谛。别教菩萨认识到现象有假有和性空二方面,这是俗谛,认识到二方面其实相即不二,这就是真谛。智靑认为,这种二谛虽然没有通教的方便法门,但在教理上还不圆融,并不能统摄一切法。

圆接别二谛,以幻有、幻有即空为俗谛,以不有不空、一切法趣不有不空为真谛。这里的俗谛和别教一样,不同的是,在不有不空以外,这里的真谛还要统摄一切法,无有缺减。智顗认为,这种二谛在教理上已经圆融,但因为还保留了别教的方便法门,只能算是粗法。别、圆二教虽然都已闻知中道,但修观之法不同。别教修观是次第三观,历别缘修;圆教修观是一心三观,宛尔顿悟。用圆教的修观接引别教菩萨,就是圆接别。

圆二谛,以幻有、幻有即空为俗谛,以一切法趣有、趣空、趣不有不空为真谛13。智顗认为,这里的俗谛和别二谛一样,它的真谛和圆接通、圆接别二谛一样,统摄有、空、不有不空一切法,就是摄尽一切法的意思。但是,在法华圆教里,没有可思议的方便法门,二谛是不可思议的二谛,俗谛和真谛具有同样的内涵,彼此相即不二。二谛既然摄尽一切法,就代表了宇宙人生的整体,人在这种最圆满的境界里当然可以无作了。这种二谛属于佛法里至高无上的妙法。

所以,在按照四教义次序设立的七种二谛里,其实只有圆教的二谛可以摄尽一切法。至于圆接通二谛、圆接别二谛,只是用圆教的中道去接引通教菩萨或别教菩萨,本身并不圆满,没有摄尽一切法。

2、五种三谛

智顗认为,藏教、通教的二谛,都是理外的二谛,不能说明佛教的中道,只有在后面五种二谛基础上讨论中道,进一步提出五种三谛,即'别入通三谛、圆入通三谛、别三谛、圆入别三谛和圆三谛。

区别这五种三谛的依据,是中道的不同意义:在别入通三谛里,中道指非有漏非无漏,就是非空非有或非真非俗,它本身并没有什么功用,不具备各种佛法,这种中道只是言说方便,没有实质性的境界可言;在圆入通三谛里,中道还是指非有漏非无漏,但它不再是一种言说方便,而是具备一切佛法,代表了某种境界;在别三谛里,把别二谛的俗谛,幻有、幻有即空,分成真俗二谛,把别二谛里的真谛变为中道,这个中道只是理而已,并没有理事具足;在圆入别三谛里,中道就是圆中,理事具足;在圆三谛里,三谛都是理事具足,摄尽一切法,这是一心三谛的圆融境界14。

在这五种三谛里,关键的其实就是别教三谛和圆教三谛。两者的差别,在于中道性质的不同,所谓但中和圆中,但就是隔历,圆就是圆融。别教三谛,指隔历三谛,由次第三观得次第三智,摄次第三谛,属于大乘别教的境界;圆教三谛,指圆融三谛或一心三谛,由一心三观得一心三智,摄一心三谛,属于法华圆教的境界。他说:三观摄一切理者,一、从假入空观摄真谛,二、从空入假观摄俗谛,三、中道观摄中道第一义谛。三观摄三谛之理,理无不周,三谛之外,更无别理。……不思议三观,见不思议三谛之理,不断见思、尘沙、无明之惑,与三谛之理相应;一心三观之智不碍烦恼,烦恼不障一心三观之智。智不断惑,与理谛相应,即是不断烦恼而入涅?15。这段引文阐释了次第三观和不思议三观的不同,其实也是在区分别、圆两教。就别教而言,确实存在二谛和三谛的差别,只有设立第三谛中道第一义谛以后,才称得上理无不周,否则仍然摄法不尽。但就法华圆教而言,二谛和三谛并没有区别,都是佛法里最圆满的妙法,能够不断烦恼而入涅槃,两者都可以统摄包括佛果在内的一切法。

所以,智顗在别教里设立第三谛,而在圆教里,通过三谛圆融重新泯灭二谛与三谛差别,既为般若中观学的二谛义做了辩护,也为新传入的涅槃佛性思想留足了理论空间。借用他对僧竁三谛的评价,智顗的三谛,可谓退可成二、进可成三。

三、圆融相即的模式

在智顗看来,别教的隔历三谛属于粗法,圆教的圆融三谛属于妙法。他说:诸经或于俗谛自在,或于真谛自在,或于中道自在,但是历别自在,非大自在。今经(指《法华经》)三谛圆融,最得自在,譬大梵王。……最为第一。16

粗法和妙法的区别,在于圆融与否,只有在法华圆教里,才能有智顗智靑所说的三谛圆融。我们认为,三谛圆融的实质就是圆融相即,这是智靑为了解决原来的二谛相即问题而提出的理论模式。

1、龙树的三是偈

从经典依据来看,三谛这个名词出自《仁王》、《璎珞》两经,17在《仁王经》里指空谛、色谛、心谛或世谛、真谛、第一义谛18,在《璎珞经》里指有谛、无谛、中道第一义谛19。智顗在阐释三谛的含义时,有时组合起来使用,随意性较大。从义理上来看,智顗的三谛思想来源于《中论》三是偈:

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

智顗把空、假名、中道置于同等的地位,称之为三谛。现在介绍天台思想,通常把三谛说成空谛、假谛和中谛,作为一种简单的归纳未尝不可,但这里需要作出两点说明:一、智顗从来没有把空谛、假谛、中谛三者合说,最为接近的表述也只是空谛、俗谛、中(谛)21;二、这种说法只是隔历三谛,并不完全符合智顗一心三谛的思想,从圆融相即的观点来看,三谛应该是即空、即假、即中。

南北朝末年,对于《中论》这个偈颂的理解,存在两种分歧:一种认为,主语应该是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一种认为,主语应该是因缘所生法,后三句是三个并列成分。三论宗按照前一种思路理解,天台宗按照后一种思路理解。

吉藏在《大乘玄论》里说:

《中论》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因缘生法是俗谛,即是空是真谛,亦是中道义是体22。

吉藏在这里实际上省略了一句话:'亦为是假名'是用。三论师之所以提出中假一说,就是由于他们在语法上把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当作偈颂的主语。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指真俗二谛;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指中假二谛:合真俗二谛皆是假名,非真非俗是中道。这里的中是中道,假是真俗二谛,即以真俗二谛为假名,以非真非俗为中道,把中道和二谛合称为中假。
智顗则把这个偈颂理解为因缘所生法,即空即假即中,三是偈因此演变成三谛偈。这种三即的理解是法华圆教所特有的,他认为:

即中、即假、即空,不一不异,无三无一。二乘但一即,别教但二即,圆具三即。三即,真实相也23。

他把三是偈理解为三谛偈,其中心思想是把空、假、中置于同等的地位。
根据现存的的梵文来看,这个偈颂的原意是:空是主语,假名和中道是谓语,而不是把空假中三者置于同等的语法地位24。也就是说,中道是为了让人更好地理解空,用来说明空本身也是假名,在梵文偈颂里,这个词的语法地位是从属于空的25。

所以,从三是偈的文法结构来看,作为胡人的吉藏,看来要比智顗多懂一些偈颂的原意;从这个偈颂的语义来看,吉藏与智顗的理解都有一定程度的偏差,他们都想把中道拉到与空同等的理论地位,吉藏甚至想把中道放在核心的地位上。

智顗把这个偈颂理解为观法,视之为最高深的所观之境。他并不认为空是最主要的词语,同样也没有认为中道是最主要的词语。智顗对空、中道的理解,带有鲜明的个人特点,把假名拉到与空同等的地位,确立了三谛圆融的可能性。

2、真理论与本体论的统一

我们已经说过,在二谛问题上有过言教与境理的争论,代表了认识论和本体论的两种取向。在智顗看来,七种二谛、五种三谛都是从境理的角度说的,有关论述主要出现在《法华玄义》迹中十妙的境妙里。但是另一方面,智顗认为,每一种二谛或三谛,都可以从三个方面说,即随情说、随情智说、随智说。

随情说,就是根据对方的情性、特点说法,亦作随他意。随情智说,就是既根据对方的情性,也根据自己对佛法的正确领悟说法,亦作随自他意。随智说,就是根据自己对佛法的正确领悟说法,亦作随自意。智顗认为,每种二谛都可用这三种善巧方便分别讲解,所谓三番说二谛;而且,这种三番说同样适用于三谛26。随的意思是契合、相应,我们因此不难发现,这是从言教的角度作出的三分法。佛教固然有上述三种不同的说教方式,但只有统一了这三种方法,才能做到教、行、证的一致,才能有真正的契机契理。智顗把以前的二谛义,一概说成是随情说他意语,这是非常严厉的批评。

这种调和言教和境理、统一认识论和本体论的理路,在智顗三谛圆融的思想里体现得更为彻底。通过改造《中论》三是偈,即空、即假、即中,成为法华圆教里圆融相即的三谛。这种圆融相即,同时指涉了认识论和本体论两个取向。

第一,认识论的取向。

在智顗的佛学体系里,先是从一心三观,经过一心三智,最后认识到三谛圆融,实现一心三谛的境界。智顗说:一心三观所成三智,知不思议三境。27这里主要涉及主体的认识活动,用三观、三智诠释三谛,认为所照为三谛,所发为三观,观成为三智28。他在《维摩经玄疏》里解释观的含义说:观以观穿为义,亦是观达为能。观穿者,穿见思、尘沙、无明之惑,故名观穿也;观达者,达三谛之理也。29三观,就是从假入空观、从空入假观、中道第一义谛观,或作空观、假观、中道观。智顗根据三是偈解释一心三观,他说:

若一法一切法,即是因缘所生法,是为假名,假观也;若一切法即一法,我说即是空,空观也;若非一非一切者,即是中道观,一空一切空,无假中而不空,总空观也;一假一切假,无空中而不假,总假观也;一中一切中,无空假而不中,总中观也。即《中论》所说不可思议一心三观30。

因此,主体对于诸法的认识,在别教里被当作历时态的前后三个阶段,在圆教里被当作共时态的三个层面。他在《维摩经略疏》里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破法折伏也;亦名为假名,立法摄受也;亦是中道义,教化众生,令法得久住。31后来,这部《略疏》的整理者湛然(711-782),在《始终心要》里把这三个方面归纳为统、泯、立,他说:夫三谛者,天然之性德也。中谛者,统一切法;真谛者,泯一切法;俗谛者,立一切法。举一即三,非前后也;含生本具,非造作得也。32

中谛、真谛、俗谛,虽然是众生天然之性德,本来就有,但在别教里,三谛有前后次第,彼此隔历。只有在法华圆教里,三谛具足,没有次第,只在一心,三观与三谛浑然一体,智顗说:

若无生门千万重叠,只是无明一念。因缘所生法,即空、即假、即中,不思议三谛、一心三观、一切种智、佛眼等法耳。……只约无明一念心,此心具三谛;体达一观,此观具三观33。

这样的三谛,因此就是不可思议的圆融三谛

第二,本体论的取向。

智顗从《中论》三是偈,直接得出三谛圆融,从即空、即假、假中三个方面描述世界万法,把三谛当作本体论上的三轨。在《法华玄义》解释三法妙时,智顗列举了十种三法:三道、三识、三佛性、三般若、三菩提、三大乘、三身、三涅槃、三宝、三德34。从理论上说,因缘所生法可以分为无数种三法,智顗把这些三法归结为三轨:真性轨、资成轨、观照轨。真性轨是诸法的体,就是中道第一义谛或即中,资成轨是诸法的相就是假谛或即假,观照轨是诸法的用,就是空谛或即空。他说:

十种相性,只是三轨。如是体即真性轨,如是性,性以据内,即是观照轨,如是相者,相以据外,即是福德,是资成轨。……本未等者,空等即观照,假等即资成,中等即真性35。

所有这些三法,是一切众生与生俱来的东西。从主观的生命个体来说,凡夫并不知道这些三法本来就是三谛圆融的境界,只有修行得道的圣人才能心知明了,三谛或轨,因此既有本体论的意义,又有认识论的意义。但从客观的外在事物来说,这些三法仅仅表现为我们曰常生活里的各种现象,只有在本体论的意义上可以被归纳为三谛或三轨,并没有认识论的意义。在前一种情况里,三法可以指众生的佛性,而在后一种情况,三法只是万法的法性。

对于智顗来说,一切事物都在生命个体的世界里,并不存在主观与客观的对立,修行能够实现所谓的境智不二,我们的智慧与我们所能认识到的境界是相应的。因此,不论是从认识论的角度,还是从本体论的角度,三谛圆融代表了诸法实相,说明了世界的本来面目。这就是智顗为什么要三转十如是的道理。

根据《法华经贩奖闫贰罚鬯(515-577)以十如是为诸法实相,所谓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等。智顗进一步用三转十如是解释三谛,他说:

一云是相如、是性如乃至是报如;二云如是相、如是性乃至如是报;三云相如是、性如是乃至报如是。若皆称如者,如名不异,即空义也;若作如是相、如是性者,点空相性名字施设,逦迤不同,即假义也;若作相如是者,如于中道实相之是,即中义也。分别令易解故,明空假中。得意为言,空即假中。约如明空,一空一切空;点如明相,一假一切假;就是论中,一中一切中。非一二三而一二三,不纵不横名为实相。唯佛与佛究竟此法36。

三转十如是,其实就是三谛实相观,十如代表诸法实相的体,是即空谛;十相代表诸法实相的相是即假谛;十是代表诸法实相的用,是即中谛。实相,既可以代表佛教的真理,也可以代表宇宙人生的本体,因此,站在法华实相论的立场上,三谛圆融既是智顗的真理论,也是智顗的本体论,实现了真理论与本体论的统一。这个境界,用智顗本人的话说,就是一实谛。这个词出自《涅槃经》,指如来佛真实不虚的说教。相传智顗在天台山华顶峰降魔悟道时,神僧在定境中传授一实谛法门。智顗后来认为圆教但明一实谛37,借用这个词来说明一佛乘的境界,代表佛教对于现实生活、现象世界的真实相状的最高认识。

在这种境界里,即空、即假、即中三谛圆融,既没有时间上的先后次第,也没有空间上彼此的质碍,并不指称不同的对象,而是在同一个对象(诸法实相)身上同时体现三个方面的特点。换言之,圆融相即是一种同体相即,说明的是同一个实相。这个三轨具足的实相,本身就是非纵非横的绝对存在。智顗批评龙树的中观学偏于说空,视之为点空说法,而法华圆教是说纯一实相,实相外更无别法38。在智靑看来,无论是第一义空,还是如来藏,都是在诠释非纵非横的实相39,这是《法华经》实相论的基本立场。

总之,在南北朝各种二谛义的基础上,智顗提出即空、即假、即中三谛圆融,总结了中国僧人当时对于言教和境理的认识,表达了天台宗对于诸法实相的关注,代表了南北朝融会般若观学涅槃佛性思想的最高学术境界。所以,智顗认为三谛圆融是法华圆教的独得之秘,唯此圆教止观,一心三谛,随自意语,独当圆称也40。

注释:

1.2.《中论》观四谛品,《大正藏》卷30,第32页下。

3.均正《四论玄义》卷7,《续藏经》,台湾新文丰影印本第74册,第0092页上。

4.参见吉藏《大乘玄论》卷1,他说:开善解二谛摄尽,故云法无不总,义无不该者,真俗之理,舒之即无法不是,卷之即二谛尔已。石峻、楼宇烈、方立天、许抗生、乐寿明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二卷第一册,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21页;智靑《摩诃止观》卷六下,他说:开善所执佛果不出二谛外,即此义也。《大正藏》卷46,第80页下。

5.参见吉藏《大乘玄论》卷1,他说:庄严云:'二谛摄法不尽。'所以然者?若是惑因感虚果,此即是世谛;虚果故可空,即是真谛。而常住佛果,体非虚假,故非世谛;不复可空,故非真谛。引《仁王般若》云:'超出二谛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2卷第1册,第321页。

6.参见《广弘明集》卷21昭明太子解二谛义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影印本,第256-260页。
7.智顗说:庄严竁据佛果出二谛外,为中论师所覆。如此佛智照何理,破何患?若无别理可照,不应出外;若出外而无别照者,藉何得出?进不成三,退不成二。《法华玄义》卷二下,《大正藏》卷33,第702页中。

8.《四教义》卷2,《大正藏》卷46,第728页上。

9.《法华玄义》卷二下,《大正藏》卷33,第702页中。

10.参见《四教义》卷2,《大正藏》卷46,第728页上中。

11.参见《摩诃止观》卷三下,智顗说:问:云何以别接通?答:初空假二观破真俗上惑尽,方闻中道,仍须修观破无明,能八相作佛。此佛是果,仍前二观为因,故言以别接通耳。《大正藏》卷46,第29页上。

12.智靑认为,三藏是不能被接的,因为只有三藏教属于小乘。他说:三藏是界内不相即,小乘取证根败之士,故不论接,余六是摩诃衍门。若欲前进,亦可得去,是故被接。《法华玄义》卷二下,《大正藏》卷33,第703页下。

13.七种二谛的释义,参见《法华玄义》卷二下,《大正藏》卷33,第702。

14.参见《法华玄义》卷二下,《大正藏》卷33,第704页下至第705上。

15.《三观玄义》卷下,《续藏经》,台湾新文丰影印本,第99册,第0100页下至0102页上。

16.《法华玄义》卷一上,《大正藏》卷33,第684页下。

17.参见《法华玄义》卷二下,《大正藏》卷33,第704页下。《仁王》、《璎珞》两经,常被人说成是疑伪经,但没有充分的证据予以论证,故而本文假定它们确属印度佛教原典。

18.参见《仁王经》二谛品、受持品。

19.参见《璎珞经》佛母品、'贤圣学观品。

20.《中论》四谛品,《大正藏》卷30,第33页中。

21.智顗说:空谛等者,元初众生如,乃是至佛如皆等也;俗谛等者,众生未发心,佛记当作佛,佛既己成佛,说佛本生事,即是初后相在假等也;中(谛)等者,凡圣皆实相也。参见《法华玄义》卷二上,《大正藏》卷33,第695页上。

22.吉藏《大乘玄论》卷1,《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2卷第1册,第314-315页。

23.《法华玄义》卷八上,《大正藏》卷33,第781页下。

24.三是偈的梵文是yahpratityasamutpadahsunyatamtampracaksmahe,saprajnaptirupadayapratipatsaivamadhyama。参见NGYu-Kwan(吴汝均),T'ien-T'aiBuddhismandEarlyMadhyamika,UniversityofHawaiiPress,1993,p.30.

25.参见吴汝均,所引上书,pp.30_31.

26.27.参见《摩诃止观》卷三上,《大正藏》卷46,第26页下至第27页上。第26页中。

28.《摩诃止观》卷五上,《大正藏》卷46,第55页下。

29.《维摩经玄疏》卷2,《大正藏》卷38,第525页下。

30.《摩诃止观》卷五上,《大正藏》卷46,第55页中

31.《维摩经略疏》卷3,《大正藏》卷38,第597页上。

32.湛然《始终心要》,《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2卷第1册,第267页。

33.《摩诃止观》卷六下,《大正藏》卷46,第84页中下。

34.三道指苦道、烦恼道、业道;三识指盭摩罗识、阿黎耶识、阿陀那识;三佛性:正因佛性、了因佛性、缘因佛性;三般若:实相般若,观照般若、文字般若;三菩提:真性菩提、实智菩提、方便菩提:三大乘:理乘、随乘、得乘:三身:法身、报身、应身:三涅槃、性净涅槃、圆净涅槃、方便涅槃:三宝:法宝佛宝、僧宝:三德:法身、般若、解脱。参见《法华玄义》卷五下,《大正藏》卷33,第744页上。

35.《法华玄义》卷五下,《大正藏》卷33,第743页下。

36.参见《法华玄义》卷二上,《大正藏》卷33,第693页中。

37.40.《摩诃止观》卷三下,《大正藏》卷46,第28页中。第29页上。第33页上。

38.《摩诃止观》卷一上,《大正藏》卷46,第1页下。

39.参见《法华玄义》卷五下,《大正藏》卷33,第743页上。
李四龙,1969年生,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